[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022.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行;金惠义;蒋鹏良;徐学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20 | 分类号: | H01Q1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陈君名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增强 漏泄 同轴电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自中心向外环面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外导体上开有特制槽孔,特制槽孔包含有至少两列分布于外导体圆周方向的不同角度上的槽孔组,每列槽孔组包括若干个沿外导体轴向以固定节距周期性重复排列的槽孔阵列,每个槽孔阵列包括若干槽孔,各列槽孔组的节距相同,槽孔组中至少有一列主辐射槽组和一列主导向槽组,主导向槽组顺着信号传输方向超前主辐射槽组四分之一个节距。本发明通过设置相差四分之一个节距的主辐射槽组和主导向槽组,能够增强主辐射方向上的主辐射量,从而增强漏缆的使用频段内的辐射性能,使得漏泄电缆具有更强的场景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泄同轴电缆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漏泄同轴电缆技术的发展,漏缆向天线一样越发多样化,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5G室内覆盖、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无线覆盖漏缆解决方案以其支持频段宽、辐射均匀、高稳定性、可靠性,越发被人们所青睐。
针对某些特定的工业场景(例如重点覆盖场景、无线传感系统等),需要很高的接收功率才能触发传感条件,对漏缆的辐射量要求很高,常规漏缆设计很难达到;而一些重点覆盖的场景,对漏缆辐射量要求很高,传统的通过改变漏缆外导体槽孔设置参数的方式增大辐射量,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仅能针对某些特定频段优化,无法做到全频辐射性能增强或者无法做到全频辐射性能增强程度一致,往往顾此失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其能便捷、有效增强主辐射方向上的主辐射量,特别适用于对漏缆辐射要求较高的场景。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自中心向外环面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所述外导体上开有特制槽孔,所述特制槽孔包含有至少两列槽孔组,所述至少两列槽孔组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导体圆周方向上,每列所述槽孔组包括若干个槽孔阵列,所述槽孔阵列沿所述外导体轴向按照固定节距周期性重复排列,每个所述槽孔阵列包括若干槽孔,各列所述槽孔组的节距相同,所述槽孔组中至少有一列为主辐射槽组且至少有一列为主导向槽组,所述主导向槽组顺着信号传输方向超前所述主辐射槽组四分之一个节距。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主导向槽组与所述主辐射槽组的槽孔参数设置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主导向槽组与主辐射槽组在漏缆圆周方向上夹角α与总槽孔组列数n的关系为,α=360°/n。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槽孔组在展开的外导体上的间距D与所述绝缘层外径D绝缘的关系为:D=π*D绝缘/n。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主导向槽组与主辐射槽组分别设置有1~3列。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当所述特制槽孔包含3列槽孔组时,处于中间位置的槽孔组与所述外导体窄边的中线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特制槽孔包括1列主辐射槽组,1列或2列主导向槽组。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特制槽孔包括1列主辐射槽组和2列主导向槽组,所述主辐射槽组和所述主导向槽组之间在漏缆圆周方向上夹角为120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所述特制槽孔包括1列主辐射槽组和1列主导向槽组,所述主辐射槽组和所述主导向槽组之间在漏缆圆周方向上夹角为1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