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9464.9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泉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47;H04N5/225;H04N5/374;G08B21/24;G08B3/1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徐彦圣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平台 灵敏度 溢油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网络交换机、主机和报警喇叭,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旋转云台,旋转云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图像采集摄像头,并且支撑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视频监控摄像头,图像采集摄像头的内部设置有激光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本发明涉及溢油监测技术领域。该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代替LED光源,使检测距离更远,灵敏度更高,且成本低、寿命长、功耗低,另外,采用高清摄像头采集海面特定区域的图像信息,再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搭配荧光斑点识别模块代替光电倍增管识别出荧光斑点,有效降低误报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油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给安全生产造成很大隐患,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现有的溢油监测技术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存在着很多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其中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固定点溢油监测设备与本专利技术最为接近,但现有的技术检测的距离(大约5米)和灵敏度(100um油膜)普遍较低,另外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难以从背景中区分有用信号。
现有的基于紫外荧光效应的溢油监测主要通过LED发射360nm紫外光激发油膜产生荧光,受现阶段技术限制,LED发出的光强有限且能量不集中,光斑在远距离处发散较大,导致检测的距离和灵敏度普遍较低,另外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难以从背景中区分有用信号。
另外,现有的技术一般都是通过光电倍增管对激发的特定波长荧光感应,阳光中也含有丰富的光谱,经海水反射后,其中有一部分波长和激发出的荧光波长非常相近,强度甚至大于荧光,光电管不能区分,导致误报率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解决了LED发出的光强有限且能量不集中,光斑在远距离处发散较大,导致检测的距离和灵敏度普遍较低,以及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难以从背景中区分有用信号,导致误报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网络交换机、主机和报警喇叭,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旋转云台,所述旋转云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图像采集摄像头,并且支撑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视频监控摄像头,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头的内部设置有激光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所述监测装置本体通过网线与网络交换机实现信息传输,并且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线与主机实现信息传输,所述主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喇叭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激光器为405nm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云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并且减速器位于电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至壳体的上方并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视频监控摄像头和图像采集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荧光斑点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平台高灵敏度的溢油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泉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泉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