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筒多井的井口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9211.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曲永林;周宝义;张海军;曲大孜;任建芳;孙景涛;郝晨;李辉;王国娜;郭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筒多井 井口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单筒多井的井口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同一勘探开发平台上已完钻的n口油气井的井位数据,所述井位数据指示所述油气井的钻井部署信息;
基于所述井位数据计算与所述n口油气井处于同一勘探开发平台的至少两个备用井口中每一个备用井口的井口优先级,n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井位数据生成具有最大井口优先级的目标备用井口对应的预定井眼轨道,所述预定井眼轨道是指待钻井从地面到井底的设计轨道;
当所述预定井眼轨道符合单筒多井的钻井部署条件时,将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筒多井的钻井部署条件包括所述待钻井的表层套管尺寸小于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的未利用尺寸,且满足固井最小环空间隙要求;
所述当所述预定井眼轨道符合单筒多井的钻井部署条件时,将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包括:
基于所述预定井眼轨道的轨道数据和所述n口油气井中邻井的实钻数据预测所述待钻井所经过地层的地层压力;
根据所述待钻井所经过地层的地层压力和地层结构确定所述待钻井的井身结构,所述井身结构包括所述待钻井的表层套管尺寸;
当所述待钻井的表层套管尺寸小于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的未利用尺寸,且满足所述固井最小环空间隙要求时,将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备用井口是未开发井口,所述单筒多井的钻井部署条件还包括所述未利用尺寸的剩余尺寸大于表层套管最小尺寸,且满足所述固井最小环空间隙要求;
所述当所述待钻井的表层套管尺寸小于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的未利用尺寸,且满足所述固井最小环空间隙要求时,将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包括:
当所述待钻井的表层套管尺寸小于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的所述未利用尺寸时,计算所述未利用尺寸与所述表层套管尺寸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未利用尺寸的剩余尺寸;
当所述剩余尺寸大于所述表层套管最小尺寸,且满足所述固井最小环空间隙要求时,将所述目标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筒多井的钻井部署条件还包括所述待钻井的所述预定井眼轨道与邻井的实际井眼轨迹之间分离系数大于分离系数阈值;
所述基于所述预定井眼轨道的轨道数据和所述n口油气井中邻井的实钻数据预测所述待钻井所经过地层的地层压力,包括:
计算所述预定井眼轨道与所述邻井的实际井眼轨迹之间的分离系数;
当所述预定井眼轨道与所述邻井的实际井眼轨迹之间的分离系数大于所述分离系数阈值时,基于所述预定井眼轨道的轨道数据和所述n口油气井中邻井的实钻数据预测所述待钻井所经过地层的地层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井位数据计算与所述n口油气井处于同一勘探开发平台的至少两个备用井口中每一个备用井口的井口优先级,包括:
确定出所述待钻井的地质靶点;
计算所述每一个备用井口与地质靶点之间连线的水平投影距离;
计算所述每一个备用井口对应的连线水平投影与所述n口油气井中每一口油气井的井眼轨迹水平投影之间的相交点数量;
根据所述水平投影距离和所述相交点数量计算所述每一个备用井口的井口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预定井眼轨道不符合所述钻井部署条件时,将剩余备用井口中具有最大井口优先级的备用井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备用井口,从所述基于所述井位数据生成具有最大井口优先级的目标备用井口对应的预定井眼轨道的步骤开始执行,确定出所述待钻井的开发井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