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9042.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原;张旭;王得文;范硕超;张吉飞;卢毅;高岩峰;王书渊;王辉;于竞哲;石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三般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2;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韩嫚嫚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弯曲 疲劳 设备 | ||
1.一种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室(16),具有内腔;
起雾控制器(19),设置在雾室(16)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腔连通;
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雾室(16)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置于雾室(16)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置于雾室(16)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置于雾室(16)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雾室(16)对应的侧壁连接;
试验复合绝缘子(2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之间;
弯曲施加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施加组件包括:
滑板座(6),设置在雾室(16)外侧;
转动丝杆(10),能转动地设置在滑板座(6)上;
两条直线导轨(11),固定设置在滑板座(6)上,两条直线导轨(11)平行且对称设置在转动丝杆(10)的两侧;
电机组件,设置在滑板座(6)的一端并与转动丝杆(10)的一端驱动连接;
滑块组件,能滑动地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11)上,且所述滑块组件的下端与转动丝杆(10)连接,所述滑块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联轴器支座(9),设置在滑板座(6)的一端并与转动丝杆(10)的一端连接;
减速器(8),设置在联轴器支座(9)远离滑板座(6)的一端;
伺服电机(7),与减速器(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导轨滑块(12)和滑块座(13),导轨滑块(12)能滑动地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11)上,且导轨滑块(12)与转动丝杆(10)连接;滑块座(13)固定在导轨滑块(12)上并能够随导轨滑块(12)移动,滑块座(13)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还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弯曲平台支架(5),滑板座(6)固定设置在弯曲平台支架(5)上,起雾控制器(19)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还包括控制柜(4),设置在弯曲平台支架(5)上并与所述电机组件连接,控制柜(4)上设置有触摸控制器(3)和控制按钮(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弯曲顶轴(14)和前端角度调节装置(15),弯曲顶轴(14)的一端与所述弯曲施加组件连接,弯曲顶轴(14)的另一端与前端角度调节装置(15)连接,前端角度调节装置(15)设置在雾室(16)内;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调节轴(21)和后端角度调节装置(20),调节轴(21)的一端与雾室(16)对应的侧壁连接,调节轴(21)的另一端与后端角度调节装置(20)连接,后端角度调节装置(20)设置在在雾室(16)内,试验复合绝缘子(22)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端角度调节装置(15)和后端角度调节装置(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试验复合绝缘子(22)和所述弯曲施加组件构成一组弯曲疲劳组件,所述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包括至少两组平行对称设置的所述弯曲疲劳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还包括一组对照组件,与所述弯曲疲劳组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对照组件包括试验复合绝缘子(22)和固定轴,试验复合绝缘子(22)的两端均通过所述固定轴与雾室(16)的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弯曲疲劳设备还包括供电组件,设置在雾室(16)的上方并通过导线与试验复合绝缘子(22)的两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三般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三般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0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