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8110.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曼;王利新;郑文;张飞;郑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36;B32B27/12;B32B27/30;B32B27/02;B32B27/18;B32B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 代理人: | 牟俊玲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反射 聚酯 | ||
1.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和热塑性树脂C,所述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和热塑性树脂C经交替叠层至少20层而成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在波长300-2000纳米产生两个反射波段,其中波长较长的波段的反射由膜层导致的一级反射产生,波长较短的波段的反射由膜层的三级或四级或五级高级反射产生,所述聚酯膜的膜层从上往下数按照ABCBA膜层结构,并以此依次层叠至少20层而形成,所述聚酯膜用于实现一级和四级两个反射波段,同时抑制二和三级反射波段;
在重复单元ABCBA中的相邻膜层的光学厚度相同且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热塑性树脂C的材料折射率nA,nB,nC满足公式: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内部ABCBA膜层结构通过一种条块状供料块结构以实现,所述条块状供料块可实现三种树脂供料并在内部进行层叠,同时聚合物膜层厚度可通过改变供料块内部狭缝长度,宽度或供料速度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热塑性树脂C在相应的挤出机内熔融挤出;
S2、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热塑性树脂C分别在圆形或条块状供料块内进行层叠,并在两侧包覆保护层后通过T型模头挤出;
S3、经过铸模轮骤冷后,双向拉伸并热定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的双波段反射波段分别出现在紫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实现在紫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产生高反射,同时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高透过率;
在波长800-1200纳米区域的平均光线反射率在75%-99%范围;在波长320-400纳米区域的平均光线反射率在70%-99%范围;在波长400-780纳米区域的平均光线透过率在70%-99%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和热塑性树脂C中的一种或几种之间添加紫外吸收剂,用于提高紫外阻隔性能;
所述聚酯膜在波长800-2000纳米近红外区域的光线阻隔通过反射实现,在波长400纳米以下紫外区域的阻隔通过反射和吸收实现;
在400纳米以下的紫外区域光线透过率在0.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从上往下数按照ABCBA膜层结构,并以此依次层叠2-1000层所形成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均为聚酯树脂及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所述聚酯膜的膜层厚度内,热塑性树脂A的厚度、热塑性树脂B的厚度和热塑性树脂C厚度大小为渐变厚度,用于实现宽波段反射,或采用分块设计,不同块对应不同波长的窄波段反射,再将不同的块叠加实现宽波段的反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的膜层包括壹号大块和贰号大块,所述壹号大块中,采用AB膜层结构,用于实现一级和三级反射,抑制二,四级反射,所述贰号大块中,采用ABCBA膜层结构,可以实现一级和四级反射,同时抑制二,三级反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反射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壹号大块中,其中一级反射带出现在800-1200纳米的近红外区域,三级反射带出现在320-400纳米紫外区域,在贰号大块中,一级反射带出现在1200-1600纳米近红外区域,四级反射带出现在320-400纳米紫外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1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