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545.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旺;徐小红;郭葵;张彦会;覃记荣;李建文;江鹏;马秋香;王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8;H01M10/6569;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冷却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循环水泵与电池组连通,电池组的与散热器以及第一阀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散热器与第一阀门的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一阀门的出水口与深冷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通;深冷器的冷却水出水口与循环水泵连通,深冷器的冷凝液出液口与第二阀门连通;第二阀门与空调压缩机连通,空调压缩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与深冷器的冷凝液进液口连通;控制器,用于在电池组的电池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当前冷却水温度大于或等于当前环境温度时,控制第一阀门关闭第一进水口并开启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控制第二阀门开启;控制循环水泵、空调压缩机、冷凝器、深冷器、散热器以及散热风扇开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性能优异、零排放等优点在电动汽车上广泛应用,动力电池的寿命、充放电容量等关键参数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而纯电动商用车多匹配大型化、成组化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动力电池的散热量远远小于产热量,直接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车用电池包通常采用制冷剂换热,冷却(液冷)电池包,即通过制冷剂在换热器内蒸发吸热带走冷却水的热量,降温后的冷却水再次进入电池包水冷板循环,进而冷却电池包。但采用这一方式但电池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较大时,仅仅通过制冷剂换热效果有限,冷却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及车辆,能有提高车用电池冷却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包括:控制器、深冷器、冷凝器、空调压缩机、循环水泵、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
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电池组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池组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深冷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冷器的冷却水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冷器的冷凝液出液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出液口与所述空调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出液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深冷器的冷凝液进液口连通;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电池组的电池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当前冷却水温度大于或等于当前环境温度时,执行以下控制操作:
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一进水口并开启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控制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空调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深冷器、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散热风扇开始工作。
进一步的,还用于在所述电池组的电池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当前冷却水温度小于当前环境温度时,执行以下控制操作:
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进水口并开启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控制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空调压缩机、所述深冷器以及所述冷凝器开始工作;控制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散热风扇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电池组的电池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将当前冷却水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进行比对;
若当前冷却水温度小于当前环境温度,则控制所述车用电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
若当前冷却水温度大于当前环境温度,则执行以下控制操作:
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一进水口并开启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控制所述空调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深冷器停止工作;控制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散热器开始工作;根据当前冷却水温度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伞兵作战战情可视化装备
- 下一篇:偏光材料、偏光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