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胫腓联合分离捆绑弹性固定绳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462.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赛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钟文强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胫腓 联合 分离 捆绑 弹性 固定 绳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分离捆绑弹性固定绳缆系统,包括绳缆张紧力测量装置和绳缆固定装置,所述绳缆张紧力测量装置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外壳、弹簧调节螺母、弹簧调节螺纹套筒、端盖和弹簧,外壳的一端内侧面设置有环形凸起,内侧面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形导轨;外壳的侧面挖开便于挂绳缆;外壳的另一端套入绳缆紧固装置,并在两侧面挖开,便于拧入绳缆紧固装置,并且未挖断外壳,防止外壳放到骨头面上产生倾斜。本发明设计提高下胫腓联合捆绑弹性固定绳缆张力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了绳缆张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两端固定装置置于骨皮质内从而解决了软组织内空间占位,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分离捆绑弹性固定绳缆系统。
背景技术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15-23%踝关节骨折伴随的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需要精确复位和固定。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
AO组织推荐的下胫腓螺钉首先被应用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显示其固定效果可靠,确保了踝关节的稳定性,但丧失了运动时下胫腓联合对于踝穴的顺应性调节,而导致踝关节应力增加。因此,长时间下胫腓螺钉固定会导致螺钉松动、断裂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螺钉需要在患者负重行走前取出,这又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创伤及相关的经济负担。此外,下胫腓联合螺钉的拆除也有一定的风险,Schepers等研究发现,螺钉取出手术的并发症概率可高达22.4%,其中包括9.2%的感染,6.6%的脱位复发。因此,螺钉固定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用绳缆系统横向固定来取代螺钉,目前可用的绳缆系统包括Endobutton或Tightrope纽扣钢板绳缆系统。
Endobutton纽扣钢板绳缆系统由两端纽扣钢板及中央绳缆构成,安装之前预估所需绳缆长度,安装后绳缆张力不能调节。Tightrope纽扣钢板绳缆系统也由两端纽扣钢板和中央绳缆构成,但绳缆可以通过一端的纽扣钢板拉紧调节好张力后再其表面打结固定。其虽然较Endobutton纽扣钢板绳缆系统在绳缆张力调节方面得到改良,但由于只能一端拉紧,并且绳缆在两端纽扣钢板间反复缠绕,因此实际使用中,特别是需要绳缆回旋捆绑时,由于绳缆与周围骨质及软组织的摩擦而导致绳缆加压不均匀,从而导致后期绳缆松动。此外,Endobutton或Tightrope纽扣钢板绳缆系统都存在骨皮质外软组织的空间占位效应,导致局部软组织刺激等副作用。
绳缆系统横向弹性固定相当于仅重建下胫腓骨间韧带的作用,而下胫腓前、后韧带的作用被图略,因此造成下胫腓联合前、后间隙运动幅度过大而出现腓骨旋转控制不良的情况。最近研究发现,绳缆系统捆绑弹性固定与横向弹性固定相比,可使下胫腓联合复位更接近正常,并能更好地控制腓骨的外移及旋转。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捆绑弹性固定术采用绳缆系统从腓骨外侧环绕捆绑固定腓骨,从而使下胫腓前、后韧带及骨间韧带的作用都给予代偿;捆绑弹性固定位于踝关节线上方约1cm水平,其对于下胫腓联合固定作用的力臂较位于踝关节线上方约2-3cm水平的横向弹性固定的力臂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