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6848.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彭飞;侯丽敏;文潇贤;张锡乾;吴冲;王凯亮;邓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阈值 废水 浓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由浓缩器、鼓泡床、循环喷淋装置、除雾装置、冷凝器、废水加热器、循环泵、高盐废水缓冲箱、高盐废水缓冲泵、扰动管网、离心风机组成;高盐废水缓冲箱经高盐废水缓冲泵和扰动管网连通,扰动管网位于浓缩器内的下部;浓缩器内高盐废水经循环泵和废水加热器的废水进口连通,废水加热器的废水出口和循环喷淋装置连通,循环喷淋装置位于浓缩器内的上部;浓缩器内的中部具有鼓泡床,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浓缩器连通,浓缩器内循环喷淋装置的上方设有除雾装置;浓缩器的出气口经冷凝器和烟囱连通。本发明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且不受改造条件限制、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解决脱硫废水零排放浓缩减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属于燃煤发电厂高盐废水浓缩减量领域。
背景技术
高盐废水浓缩减量指采用技术手段把其中的部分水分离出来,剩下更高浓度盐、但总量减少。浓缩减量的目的是减少进入后续固化处理的废水量,以减少废水处理系统的总投资和运行成本。现有的浓缩减量工艺主要是膜浓缩减量、低温烟气余热蒸发减量等。膜浓缩减量需要经过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等流程对高盐废水进行软化预处理,存在处理工艺复杂、膜寿命周期短等问题。低温烟气余热蒸发减量是利用脱硫前后120-130℃烟气余热加热高盐废水,达到蒸发减量的目的,蒸发1t/h高盐废水,需要接引约20000-25000Nm3/h烟气,此技术缺点一是受脱硫场地空间限制,二是接引烟气量较大,风机电耗高,三是不适用于脱硫前设置有低低温省煤器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且不受改造条件限制、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解决脱硫废水零排放浓缩减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由浓缩器、鼓泡床、循环喷淋装置、除雾装置、冷凝器、废水加热器、循环泵、高盐废水缓冲箱、高盐废水缓冲泵、扰动管网、离心风机组成;高盐废水缓冲箱经高盐废水缓冲泵和扰动管网连通,扰动管网位于浓缩器内的下部;浓缩器内高盐废水经循环泵和废水加热器的废水进口连通,废水加热器的废水出口和循环喷淋装置连通,循环喷淋装置位于浓缩器内的上部;浓缩器内的中部具有鼓泡床,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浓缩器连通,浓缩器内循环喷淋装置的上方设有除雾装置;浓缩器的出气口经冷凝器和烟囱连通。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所述废水加热器是管壳换热器,废水加热器的上部具有辅助蒸汽入口,废水加热器的下部具有蒸汽冷凝水出口。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所述扰动管网包括若干个成同心圆设置的环形管网,环形管网的下部连接、连通有喷嘴。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所述废水加热器包括下管箱、折流板、壳程、换热管和上管箱,所述壳程竖直设置,壳程内具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上端连通上管箱,换热管的下端连通下管箱,壳程内具有水平设置的折流板。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离心风机将空气导入浓缩器;或离心风机将石灰石湿法脱硫后烟气导入浓缩器。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离心风机将空气或脱硫后烟气导入浓缩器后,被喷淋废水加热到70至80摄氏度。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浓缩器底部废水被废水加热器加热至80至90摄氏度再通过循环喷淋装置喷出。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所述冷凝器是板式冷凝器、钛合管式冷凝器、2205管式冷凝器或氟塑料管式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却水源取自电厂冷却循环水。
前述的一种宽阈值高盐废水浓缩系统中,浓缩器的外壳成圆筒形,浓缩器的壳体、鼓泡床和循环喷淋装置均采用玻璃钢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