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6629.7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显所;邢立博;刘祺;齐祖全;宋晓峰;杜洋;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地址: | 150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弯矩 台车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涉及道路施工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滑杆与滑道滑动连接,且滑杆能够沿滑道延伸方向滑动,滑道设置在车体上,卷扬机设置在车体上,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滑杆的滑动。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折叠轨道与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折叠轨道能够沿滑杆的轴线旋转,转动机构与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千斤顶与转动机构相互连接。该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施工时需要人工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
背景技术
连续梁桥,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而连续梁桥中用的T型梁,承重结构由配筋混凝土的上翼缘和梁肋结合而成的梁式桥称为T形梁桥,因主梁的截面形状如英文字母T而得名。T形梁截面受压区利用耐压的混凝土做成翼缘板并兼作桥面;受拉区用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承受拉力。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在桥梁建筑中,需要进行负弯矩张拉,其中负弯矩指负弯矩筋,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程上常简称为“负筋”,一般常用于两个部位:梁支座筋和板负弯筋。张拉指预应力张拉,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以往,T梁架设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在吊框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人员需要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这增加了吊框的负荷,同时安全风险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施工时需要人工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包括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上述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上述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上述滑杆与上述滑道滑动连接,且上述滑杆能够沿上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上述滑道设置在上述车体上,上述卷扬机设置在上述车体上,上述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上述滑杆的滑动;
上述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上述折叠轨道与上述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上述折叠轨道能够沿上述滑杆的轴线旋转,上述转动机构与上述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上述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上述千斤顶与上述转动机构相互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道远离上述车体的一端和上述滑杆上均设置有滑轮,上述卷扬机上设置有钢丝和电动手柄,上述钢丝通过两个上述滑轮控制上述滑杆沿上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上述电动手柄用于遥控上述滑杆滑动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折叠轨道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上述连接轨道的一端与上述滑杆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且将其进行铰接,使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实现折叠的效果,缩短折叠轨道的体积,有利于滑杆将千斤顶更加便捷地从湿接缝向下搬运至张拉位置,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灵活,可以使施工人员节省体力,安全、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肺癌转移标志物
- 下一篇:接口扩展设备、电子设备及接口扩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