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燃油箱六层共挤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6435.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苗红民;葛平平;吴晓明;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B29C48/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燃油 箱六层共挤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燃油箱六层共挤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固定方块固定安装,所述下模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方槽,所述第二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板。本发明中,启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齿轮转动,驱动第一连杆转动,通过第二连杆和连接杆之间的联动,驱动滑动块在竖直方向上作往复运动,驱动升降板在竖直方向上作往复运动,第二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升降板被限制移动,调节了升降板的高度,升降板向下运动撑起共挤成型模具,共挤成型模具离开地面,此时,可以推动共挤成型模具,便于移动共挤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挤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燃油箱六层共挤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环保与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各国对燃油箱阻渗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与金属燃油箱相比,塑料燃油箱具有质量轻、形状自由度大、研制周期短、费用低、方便汽车设计制造与改型、安全可靠性高、耐冲击、耐腐蚀、不爆炸等优点,于是使用多层共挤成型模具生产具有阻渗性汽车塑料燃油箱成为第一选择,现有的多层共挤成型模具其型坯一般设有六层,分别是焊接层、回收料层、粘结层、阻隔层、粘结层和内层。
共挤成型模具在移动时,需要在共挤成型模具上安装吊环,吊环与共挤成型模具螺纹旋合连接,使用吊机吊起吊环来移动共挤成型模具,然而,首先,吊机的使用范围有限,当需要移动的区域吊机不能使用时,导致共挤成型模具移动不方便,其次,吊环与共挤成型模具螺纹旋合连接,螺纹经常使用容易磨损滑丝,可靠性低,使用吊机吊起共挤成型模具时,螺纹滑丝致使吊环与共挤成型模具脱离,增大了共挤成型模具从空中坠落地面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料燃油箱六层共挤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燃油箱六层共挤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固定方块固定安装,所述下模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方槽,所述第二方槽内滑动连接有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轮子;
所述下模架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安装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底部与升降板顶部固定安装,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与第二固定杆转动安装,所述滑动块上设有驱动第五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上模架上开设有第一方槽,所述上模架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设有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一固定块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在第一方槽内运动,所述上模架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板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上模架内设有驱动转动块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上模架内固定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内开设有内纹齿,所述上模架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内纹齿啮合连接,所述转动块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在滑动槽中滑动的滑动杆,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上模架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与第五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