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SP-CE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6324.6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霍方俊;吴迎春;阴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吡喃 衍生物 sp ce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SP‑CE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衍生物的中文名称为螺吡喃‑氮杂‑15‑冠‑4‑醚,英文名称为Spiropyran‑aza‑15‑crown‑4‑ether,命名为SP‑CE。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在检测钙离子中的应用,即基于所述螺吡喃‑冠醚衍生物在CH3CN:H2O=1:4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钙离子的含量。该试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转化为其异构体MC‑CE,该异构体可以被钙离子诱导释放负氧负离子,从而在冠醚的配合下实现特异性检测。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吡喃-冠醚衍生物和钙离子检测,具体属于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SP-CE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钙离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钙离子是细胞内浓度变化最大的二价金属离子,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钙离子对很多器官和组织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作为细胞内关键的第二信使之一,钙离子有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异常的钙离子浓度会引起肥胖症中的生理反应,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免疫反应和病理反应。已有研究者发现溶酶体也是钙离子的储存空间,氯喹可以通过增加溶酶体pH来引起钙离子释放。因此,开发有效的方法监测胞内钙离子含量变化具有重大的研究有意义,对于生物研究和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具有低细胞毒性的荧光探针用于区分检测活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变化,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发展中具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钙离子中的应用。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所述衍生物的中文名称为螺吡喃-氮杂-15-冠-4-醚,英文名称为Spiropyran-aza-15-crown-4-ether,命名为SP-CE,结构式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吡喃-冠醚衍生物SP-CE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将2,3,3-三甲基-3H-吲哚和3-溴丙酸在无水乙腈中混合,将混合物在85℃加热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残渣用乙醚洗涤三次除去未反应原料,残余物用体积比1:5的二氯甲烷与丙酮重结晶得到浅紫色粉末状产物,即1-(2-羧乙基)-2,3,3-三甲基-3H-吲哚-1-溴化物;其中2,3,3-三甲基-3H-吲哚和3-溴丙酸的摩尔比为1:2;
(2)将1-(2-羧乙基)-2,3,3-三甲基-3H-吲哚-1-溴化物和5-硝基水杨醛在无水乙醇中混合,混合物在85℃搅拌回流6-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即3-(3',3'-二甲基-6-亚硝基螺[色烯-2,2'-二氢吲哚]-1'-基)丙酸;其中1-(2-羧乙基)-2,3,3-三甲基-3H-吲哚-1-溴化物和5-硝基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1;
(3)将3-(3',3'-二甲基-6-亚硝基螺[色烯-2,2'-二氢吲哚]-1'-基)丙酸,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混合溶解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物在0℃氩气保护下反应0.5小时,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氮杂-15-冠-5-醚,三乙胺,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冰水混合物,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粉灰色目标物螺吡喃-氮杂-15-冠-4-醚(SP-CE);其中3-(3',3'-二甲基-6-亚硝基螺[色烯-2,2'-二氢吲哚]-1'-基)丙酸,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和1-氮杂-15-冠-5-醚的摩尔比为1:2:2:0.8。
所述的螺吡喃-冠醚衍生物SP-CE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对钙离子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