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涉图去噪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6306.8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成;黄国满;陶立青;程春泉;赵争;卢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星通盈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52 | 代理人: | 李筱 |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 图去噪 方法 | ||
1.干涉图去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并归类真实干涉图样本集,将所述真实干涉图样本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
预处理所述训练集样本,切割所述预处理后的所述训练集样本为固定大小的干涉图块,随机选取所述干涉图块作为模型训练样本;
自编码器模型训练所述模型训练样本,拟合后的模型为自编码器滤波模型;
利用所述自编码器滤波模型对待滤波的干涉图进行滤波,输出滤波后的干涉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并归类真实干涉图样本集,包括:将已有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处理,生成真实干涉图,裁剪所述干涉图为不同地理位置的第一固定尺寸的影像,所述不同地理位置的固定尺寸的影像为所述干涉图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所述训练集样本,包括:将局部地形坡度相位从原始干涉图相位去除并对残余噪声相位进行归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大小的干涉图块为第二固定尺寸的影像,所述第二固定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编码器模型训练所述模型训练样本为自编码器滤波模型,包括:
采用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进行图像编码;
采用卷积层和与池化层层数相等的上采样层进行图像解码;
线性整流单元作为非线性激活函数,使用批归一化在网络的任一层进行归一化;
反复迭代,直至模型拟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自编码器滤波模型对所述待滤波的干涉图进行滤波,包括:
预处理所述待滤波干涉图,包括采用第三固定尺寸估计局部地形坡度相位,去除所述待滤波干涉图相位中的局部地形坡度相位,对残余噪声相位采用最大最小标准化进行归一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自编码器滤波模型对所述待滤波的干涉图进行滤波,还包括:
去噪处理预处理后的所述待滤波干涉图,所述预处理后的待滤波干涉图相位的实部和虚部作为输入/输出的两个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后的干涉图,包括:所述预处理后的待滤波的干涉图相位的实部和虚部的输出结果进行合并后为自编码器滤波模型的滤波后的干涉图相位,将所述预处理待滤波的干涉图步骤中的去除的局部地形坡度相位加回到所述自编码滤波模型滤波后的干涉图相位。
9.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指令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干涉图去噪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干涉图去噪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3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