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型钢柱与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连接节点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5358.3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涛;阮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5/58;E04B1/58;E04B1/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于超 |
| 地址: | 252005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混合 预应力 连接 节点 | ||
为了解决应急建筑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工期较长、抗震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型钢柱与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连接节点,主要包括:由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方和下方的H型钢柱和槽钢抗剪键组成的门式刚架柱;由顶板、固定连接于顶板下方的圆箍板、固定连接于圆箍板内壁的卡槽钢板和固定连接于顶板下方的钢筒组成的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卡槽钢板内壁上卡接有竖直方向分布的钢筋,圆箍板内侧和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钢筒位于卡槽钢板内部;槽钢抗剪键穿过顶板后上下滑动连接于钢筒内部,固定螺栓下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有效提高了抗震性能,与H型钢柱之间连接有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H型钢柱与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地上建筑的加工制作及施工工艺日益成熟,然而地基基础的装配式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高强预应力管桩延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差,因此该种管桩在八度及其以上高烈度地震区的建筑中禁止使用,此外在紧急建筑的建设中,地基基础的施工工期较长,如何缩短地基基础的施工工期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并应尽快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型钢柱与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连接节点,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H型钢柱与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门式刚架柱,主要由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方和下方的H型钢柱和槽钢抗剪键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位于门式刚架柱下方,包括顶板、固定连接于顶板下方的圆箍板、固定连接于圆箍板内壁的卡槽钢板以及固定连接于顶板下方的钢筒,所述卡槽钢板呈圆环板状结构,其内壁上设置有自内向外侧凹陷的卡槽,多个卡槽沿卡槽钢板圆周方向分布,卡槽内卡接有竖直方向分布的钢筋,所述圆箍板内侧和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钢筒位于卡槽钢板内部;
此外,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槽钢抗剪键穿过的通孔,所述槽钢抗剪键穿过通孔后上下滑动连接于钢筒内部,固定螺栓自上而下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箍板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方向向下分布的非预应力钢筋,多个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通过螺旋箍筋固定。
优选的,位于底板上方的H型钢柱腹板两侧设置有加劲肋。
优选的,所述钢筒与顶板下表面和圆箍板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肋板。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圆箍板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肋板。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H型钢柱底板之间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钢筒下端固定连接有封底板。
优选的,所述圆箍板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钢筋加强箍。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螺栓之间通过穿孔塞焊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预应力管桩采用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组合形式,增强了传统预应力管桩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扩大了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形式;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与门式刚架柱及其门式钢架梁均为预制结构,现场安装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混合配筋预应力管桩通过圆箍板与卡槽钢板、钢筋骨架配合的形式,整体结构强度高,门式刚架柱通过槽钢抗剪键与钢筒配合,通过双螺母螺栓焊接形式固定,加强二者之间连接关系,提高整体连接节点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图3为B-B剖视图
图4为C-C剖视图
图5为固定螺栓与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门式刚架结构柱示意图
图7为D-D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5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