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以其制备和粘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4695.0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文;张兰会;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201/00 | 分类号: | C09J201/00;C09J11/04;C09J11/06;C09J5/02;C09J5/06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100 河北省衡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c 模压 制品 粘接剂 以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SMC粘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以其制备和粘接方法。其包括以下组分,乙烯基树脂、有机溶剂、填料粉末、固化剂、促进剂;其中,按照重量份计,乙烯基树脂35‑40份;有机溶剂10‑15份;填料粉末40至50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份;有机溶剂为丙酮、固化剂为过氧化环已酮、促进剂为环烷酸钴;填料粉末包括硅微粉20‑25份和莫桑石粉20‑25份。该新型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特别适用于SMC模压制品相互粘连,具有粘接牢靠、密封严谨、抗冲击,承压能力优异并且生产简单方便、粘接操作快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MC粘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以其制备和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钢的成型工艺中,SMC玻璃钢模压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SMC玻璃钢模压制品是一种不含卤素的环保绿色复合材料,对酸、稀碱、盐、有机溶剂、海水等耐腐蚀能力强;轻质、比强度和比模量高,产品承载能力好;防火阻燃优异,抗老化性能优异。近年来,国内外SMC模压制品在复合材料生产中约50%的占比,随着SMC玻璃钢模压工艺的日趋成熟,压制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由于SMC玻璃钢模压制品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在模具内压固化成型,密度相当高,各种原料分子结构连接紧密,没有任何空隙,相互连接一般采用螺栓,但螺栓一般为镀锌或不锈钢材质,侵蚀环境或在含氯离子工作条件下,即使是不锈钢也会产生锈蚀,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螺栓会出现脱落现象,造成连接口松动;其次是,螺栓连接方式需模压制品连接面设置成法兰或者翻边结构,有的产品需要多件拼装,且不能有法兰凸出面,这样就无法进行螺栓连接。有的SMC玻璃钢模压制品在连接处设置成承插结构,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只适合定型产品的批量制作,需要预先加工,对模具、压制等工艺参数调整较大,显著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承插接口很难确保密封,不耐冲击,难免出现松动、脱离问题,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现有的SMC模压玻璃钢制品粘接剂多采用乙烯基树脂、双酚A型树脂、环氧树脂等溶料,但粘接效果并不理想,均不能实现牢固粘接、完全密封的效果,即使一时能粘接在一起,在遇到受力冲击后,粘接面会重新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SMC模压制品相互粘连的粘接剂以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具有粘接牢靠、密封严谨、抗冲击,承压能力优异的优点,并且生产简单方便、粘接操作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包括以下组分,乙烯基树脂、有机溶剂、填料粉末、固化剂、促进剂;其中,按照重量份计,乙烯基树脂35-40份;有机溶剂10-15份;填料粉末40至50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份。
构成上述一种SMC模压制品的粘接剂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环已酮、所述促进剂为环烷酸钴;
——所述填料粉末包括硅微粉和/或莫桑石粉,所述填料粉末的粒径不低于200目;
——构成所述填料粉末包括硅微粉20-25份和莫桑石粉20-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SMC模压制品粘接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过程如下,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比例,称取构成SMC模压制品粘接剂的各种组分;
步骤二,在搅拌器内,将硅微粉与莫桑石粉加入到乙烯基树脂中;搅拌并加热至30℃以上,加入丙酮;继续加入过氧化环乙酮和环烷酸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研磨机内,研磨至无颗粒感的流体。
——在所述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在400至500r/min,搅拌时间在10至20分钟之间;
——在所述步骤三中,研磨机的转速在40至60r/min,5至15分钟为一个周期,研磨1至5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铭特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能源手环监测系统
- 下一篇:水轮机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