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时延、安全的车载入侵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3987.2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彭洲;韩牟;马世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G06V10/40;G06N20/00;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低时延 安全 车载 入侵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时延、安全的车载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是通过连接车载OBD-II端口收集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实时通信流量,构建正常流量数据库;此外,利用模拟攻击来获取相应的异常特征,并构建异常流量数据库;
S2:对采集的流量的仲裁位实现编码,将连续十六进制的CAN帧编码成CAN图像,由于仲裁位决定CAN总线的通信优先级,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载入侵检测主要检测仲裁位;该方法通过独热向量编码将十六进制的仲裁位编码成2-D图像,以获取时空相关性特征,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
S3: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异常流量分类模型,包括编码器、处理器、解码器,编码器与解码器被安装在车载端,而处理器将放置在云端,编码器的目的是编码和提取浅层特征;处理器在云端主要提取深度特征,解码器为浅层分类网络实现车载异常检测,整个模型同时训练,以优化编码器、处理器、解码器的参数,保证模型的性能;
S4:异常流量识别与报警,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测试的流量,并计算异常流量的报警率和误报率,衡量模型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时延、安全的车载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异常流量数据库过程中,采用丢弃数据帧、篡改数据帧、重放数据帧方式生成异常流量,具体设置如下:
1.1.在正常流量中注入高优先级的数据帧,构建DoS攻击数据集;
1.2.在正常流量中注入百分之二十的重复消息,构建重放攻击数据集;
1.3.在正常流量中修改百分之二十的正常数据,构造中间人攻击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时延、安全的车载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编码器处搜寻提取真实特征a,计算公式如下:其中G代表编码器,a代表提取的浅层特征;
a=G(i)
但是,编码器不会直接发送真实特征,而是引入随机相位θ和虚数b,其中参数b被认为构造复值特征的混淆信息,θ是在随机相位下隐藏复值特征的密钥,i为虚数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x=exp(iθ)[a+b·i]
理想的参数b不包含任何真实特征信息且与真实特征大小一致,而随机相位主要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生成,以保证真实特征在随机相位下受到保护,也就是说,如果攻击者攻击模型获取特征并恢复输入信息,则可能会得到k个与真实特征a相同分布的a′,因此,该编码器能降低恢复输入信息的可能性,保证模型的安全性,a′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代表解码器中提取复值特征的实值部分,θ′代表攻击者猜测的角度,exp代表指数运算;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时延、安全的车载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处理器在云端主要提取深度特征,具体过程为:当构建处理器网络模型,编码器将复值特征发送的云端,云端会基于复值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提取深度特征h,由于神经网络是线性与非线性计算的结合,因此,为保证随机相位旋转不变性,即解码器能成功解码,处理器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最大池化层,激活函数都要做相应修改,满足以下公式:其中Φj代表第j的特征;代表j-1层的特征;fj-1即对j-1层的特征计算函数;
对于修改实数域上的卷积层、最大池化层及激活函数,为保证旋转不变性,对于修改卷积层,在卷积层中去掉偏置;对于修改最大池化层,选取复数模中的最大值;对于激活函数,即满足不变性和非线性化,修改公式如下:其中δ(fijk)代表对第k个通道的区域(i,j)的神经元的激活,c是设置的一个常数;fijk是代表对第k个通道的区域(i,j)的线性加权计算;
δ(fijk)=||fijk||·fijk/max{||fijk||,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9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