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旋转燃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3669.6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强;王分成;蒋久训;林益魁;莫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琼芳;肖小龙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动控制 旋转 燃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旋转燃烧系统,旋转燃烧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采样装置、调整装置、转动装置、防护装置、燃烧嘴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燃料的初始供应量进行检测;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喷射出的燃料的感测;所述采样装置被构造为燃烧状态进行采样;所述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燃料的供应速度进行调整;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燃烧嘴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防护装置被构造为对燃烧管路进行防护。本发明对各个装置进行精准的控制,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且能够保证整个系统能够自主降温、防止回火且兼具燃烧稳定性较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旋转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燃烧嘴工作时间的增长,燃烧嘴流量特性将随着活门元件中弹簧性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导致燃烧嘴间燃油流量不均匀度增大,影响主燃烧室性能及热端部件寿命。
如 CN105757716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混燃烧的燃烧嘴、燃烧嘴阵列和燃烧器,由于主火焰稳定在剪切层的低速边沿,剪切层低速区域附近会产生周期性的涡脱落,在稳定点附近易产生振荡,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易发生燃烧不稳定现象。与燃气轮机燃烧器类似,其它各类工业燃烧器也面临着稳定燃烧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矛盾。此外,由于氢气等燃料的燃烧速度快易发生回火,因而工业上氢气燃烧器多为扩散燃烧方式,回火问题是氢气预混燃烧器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KR101669864B1、EP2753996B1和US08786396B1, 旋流混合技术通过在燃烧嘴混合段上游设置多个叶片结构从而给气流施加一定的切向动量,由此产生的湍流扰动使得燃料与氧化剂能够在下游空间实现快速并且均匀的混合效果。通常认为,旋流强度越大,越能够实现均匀混合。但是,切向动量的引入,会在混合段轴线附近的区域产生轴向速度较低的区域,并且随着旋流强度的增大,这一低速区也会迅速扩大,甚至产生回流。由于在混合段内燃料和氧化剂已经开始混合,回流带入的高温气体很可能使得燃料-氧化剂的混合物燃烧,甚至使得火焰驻定在混合段的低速区内,进而导致燃烧嘴的烧毁。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无法降温、无法防止回火、燃烧稳定性差、喷射角度不可调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燃烧处理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旋转燃烧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旋转燃烧系统,旋转燃烧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采样装置、调整装置、转动装置、防护装置、燃烧嘴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燃料的初始供应量进行检测;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喷射出的燃料的感测;所述采样装置被构造为燃烧状态进行采样;所述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燃料的供应速度进行调整;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燃烧嘴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防护装置被构造为对燃烧管路进行防护。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初始供应量进行检测;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燃烧嘴的温度进行调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元件和检测通道,所述检测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中,并对所述检测通道中的燃料值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机构和传输通道,所述感应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传输通道的燃油及压力进行检测;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元件和数据汇总单元,所述数据汇总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感应元件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所述感应元件被构造为对所述燃烧嘴以及与燃烧嘴相连通的歧管内的参数进行采集;所述参数包括压力值和电压信号。
可选的,所述采样装置包括采样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采样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燃料的排出物进行检测;所述识别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燃烧嘴的状态进行检测;所述采样机构包括采样元件和摆动构件,所述采样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采样元件的检测角度进行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分放大电路
- 下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宣传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