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3461.4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珏晓;荆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15400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实验 小鼠 真皮 损伤 建模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属于医学用皮肤损伤器械领域,本发明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用皮肤损伤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
背景技术
皮肤覆盖于体表,从外至内依次为表皮、真皮、皮下层。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分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两者之间无明显界限。真皮突起无数乳头,嵌入表皮深面,真皮深面借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浅筋膜相连。真皮组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表皮,下启皮下组织,是皮肤的一个重要层次,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真皮成分能影响修复细胞的迁移、分化、黏附和生长,是创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部分真皮损伤模型,可以有效地观察创伤修复过程中真皮各成分的变化及其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目前对于小鼠真皮损伤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使用医学致伤器(打孔器或剪刀)去除小鼠皮肤的方法,但致伤器使用一次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才能进行下一次使用,而实验建模用一般需要多个小鼠进行对比实验,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个致伤器,或是实验中需要对致伤器进行多次消毒操作,从而使得实验建模过程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它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的实验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真皮损伤建模工具,包括致伤器本体,所述致伤器本体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有致伤针,所述手柄和致伤针之间固定连接有连筒,所述致伤针的外侧套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包括柄套,所述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包覆膜,所述包覆膜远离柄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尖头,所述柄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液棉,所述连筒包括固定连接于致伤针和手柄之间的棒体,所述棒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所述储液腔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长孔,所述长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致伤针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位于柄套的内侧,所述导液管靠近棒体的一端贯穿棒体并延伸至储液腔的内部,所述导液管与棒体内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创新式采用在致伤针外端套设隔离套的方式,使致伤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与小鼠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在完成一次损伤过程后,将沾有小鼠血液污染物的隔离套从致伤针上取下即可,从而实现了在皮肤损伤过程中有效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并且,在取下隔离套之前,还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圈,使消毒液浸湿吸液棉,即可实现在取下隔离套的同时,对致伤针外表面进行消毒操作,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致伤针的洁净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省去了对致伤器本体另外进行清洗消毒这一操作,减少了皮肤损伤建模过程中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建模实验的实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