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3208.9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霞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15/12;E01F15/14;E01F9/608;E01F9/66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黄瀛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城市道路 维修 具有 车辆 缓冲 多层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涉及警示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在车辆撞击的时候对司机进行醒目提醒,无法辅助与车辆固定,无法辅助车辆停止移动的问题,包括主体,触发件,翻转件;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的边角位置设有四个圆孔;所述触发件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且触发件的导向杆插入在主体的圆孔内部。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若是车辆撞击触发件之后,使得触发件可以带动限位板移动,使得限位板可以插入到顶板的通槽内部,使得顶板可以被解除限位,使弹簧可以支撑顶板快速向上移动,进而使移动件的顶端可以向上移动,进行警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警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道路维修的时候,通常需要放置警示装置,进而对过往的车辆进行警示,从而避免车辆撞伤工作人员。
例如申请号:CN201710515606.2中涉及一种道路维修警示设备,包括有警示牌等;底座底部左右对称设有车轮,底座上部设有固定装置,底座顶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顶部设有警示牌,本发明通过旋转装置带动警示牌转动,便于根据需求全方位地提醒来往各个方向的车辆注意行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卡环与车轮侧配合。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在车辆撞击的时候对司机进行醒目提醒,无法辅助与车辆固定,无法辅助车辆停止移动,且现有的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拼接之后缓冲能力较差,无法辅助固定警示装置,无法辅助拉紧缓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在车辆撞击的时候对司机进行醒目提醒,无法辅助与车辆固定,无法辅助车辆停止移动,且现有的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拼接之后缓冲能力较差,无法辅助固定警示装置,无法辅助拉紧缓冲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维修的具有车辆缓冲的多层警示装置,包括主体,触发件,翻转件,安装件,移动件,连接件和连接板;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的边角位置设有四个圆孔;所述触发件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且触发件的导向杆插入在主体的圆孔内部;所述翻转件的内端两侧通过转轴安装在翻转槽的内部,且翻转件的受力板顶端后侧通过弹簧与主体内侧连接;所述安装件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且安装件的卡块插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安装件的前端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触发件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主体以及安装件的底部,且连接板的前端插入在安装件底部的L形槽的内部;
所述移动件包括有固定头,侧板,顶板,所述移动件为L形结构,且移动件的前端设有均匀排列的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内端为圆柱形结构,且固定头的外端为喇叭状结构,并且固定头的外端为橡胶材质;所述移动件的底部两侧设有两个侧板,且侧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移动件安装在安装件的上方,且移动件底部的侧板插入在内槽两侧的矩形槽内部;
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连接槽,拉件,内腔,所述连接件由两个T形结构组成,且连接件的前端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后端两侧设有两个连接槽,且连接槽为F形结构;所述拉件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拉件的前端侧边设有四个矩形块,并且拉件的中间两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拉件为高弹力橡胶材质,且拉件的两端嵌入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的侧边嵌入安装在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支撑件,插槽,翻转槽,所述主体的后端两侧设有两个支撑件,且支撑件为楔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后端两侧设有两个插槽,且插槽为T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翻转槽,且翻转槽为T形结构,并且翻转槽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霞,未经陈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