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2827.6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任迪峰;尹昊;刘雨倩;李雪;尹玉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延长刺梨果汁货架期的高阻隔性饮料包装瓶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普通PET饮料包装瓶气体阻隔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共复合材料,以食品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为原料,利用熔体共混法获得复合材料的颗粒,使用颗粒制备瓶坯,利用吹塑法将瓶坯制备成可用于包装的高阻隔性复合材料的饮料包装瓶。获得的包装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可以有效延长刺梨果汁的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延长刺梨果汁货架期的高阻隔性饮料 包装瓶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又称茨梨、木梨子,是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丛生灌木缫丝花 的果实,成熟果实为黄棕色球形浆果,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四川、广西等亚热带及暖温带 地区,其中贵州的刺梨品种最多,产量最高,年产量超过1.5万吨。刺梨果实中富有维生素C、 酚类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多种营养物质。现代医学证明刺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可 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节心血管功能、防治胃病、降低机体内重金属负荷、 抗肿瘤等,因此被称为“第三代水果”。
刺梨由于良好的保健功效其加工利用成为了新的热点,而且近年来,果蔬汁的开发逐渐 由解渴向营养方向发展,因此开发了营养丰富的刺梨果汁饮料。刺梨果汁饮料中富含维生素 C、酚类物质以及SOD,但是维生素C、酚类等物质对氧气具有敏感性,与氧气接触后发生反 应导致饮料营养损失,破坏饮料香气口感。而普通PET包装瓶对气体的阻隔性并不能满足刺 梨果汁饮料的要求,可能会缩短其货架期从而破坏饮料原有的营养价值及口感,降低其经济 效益。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目前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包装,特别是用于包装各种 饮料产品,例如碳酸软饮料,水,茶,果汁,运动和能量饮料等。PET瓶因其独特的优点例 如:重量轻,透明度和韧性高等,在饮料包装中取得了极大地商业成功。然而,随着饮料包 装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单层PET瓶已不具有足够高的气体阻隔性来包装一些气体 敏感性强的饮料了。克服这种不良阻隔性能的一种方法是增加PET瓶的壁厚。然而,这种较 厚的瓶子通常仅限于用在大型多服务容器包装中,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在不增加瓶壁厚度的基 础上通过不同方法提高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
饮料包装瓶主要是保证饮料在运输及保存期间营养成分不流失以及延长其货架期,因此 要求饮料包装瓶除了有较好的透明度外,还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以及气体阻隔性能。PET尽 管有一定的气体阻隔性,但是对于一些含有对气体敏感成分的饮料已达不到阻隔性要求,而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但是由于其原料的昂贵使其在市场上的 应用有所限制,考虑将二者进行共混可以制备出价格相对便宜且气体阻隔性高的复合材料。 现阶段,有公开的专利CN201220712549.X显示制备PET/PEN双组份合13孔中空自卷曲纤 维以提高其中空度和稳定效果。刘春秀等人[1]以2,6-萘二甲酸、PTA与乙二醇进行共缩聚 反应制备PETNx聚酯,制备得到具有一定二氧化碳阻隔能力的共聚酯,但是共聚酯的氧气以 及水蒸气的阻隔能力未涉及也有待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PET/PEN复合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并将其应用到刺梨果汁包装中,本发 明利用PET和PEN按照一定配比进行熔体共混,制备出饮料包装瓶,使其拥有更好的机械 性能以及气体阻隔性,可以有效地延长刺梨果汁的货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普通PET饮料包装瓶气体阻隔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共复合材料,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可以有效延长刺梨果汁的货架期。
一种具有气体高阻隔性刺梨果汁饮料包装瓶,以食品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为原料,利用熔体共混法获得复合材料的颗粒,使用颗粒制备 瓶坯,利用吹塑法将瓶坯制备成可用于包装的高阻隔性复合材料的饮料包装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板的联机书写评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购药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