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2762.5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一鸣;徐锴;张焱;吕晓春;杨义成;方乃文;王猛;徐亦楠;刘西洋;安洪亮;陈永生;林晓辉;苏金花;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节镍型 奥氏体 不锈钢 堆焊 界面 剥离 性能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剥离试样制备:
剥离试样采用与堆焊母材同材质的板材作为试验母材,需检测的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焊丝作为试验焊材,上板为矩形或对称梯形,且尺寸小于下板尺寸;
将两块试板相叠,然后沿上板的一组对边进行焊接,将上下板通过角接方式连接;
焊接后采用冷加工的方式切割试样,并舍弃起弧与收弧部分;
测量试样尺寸a、b与焊缝尺寸c、d,其中,a为试样宽度,b为试样长度,c为焊缝宽度,d为焊缝长度;
(2)剥离试验过程:
将制备好的剥离试样下板的两端夹紧,并在下板后方固定加厚板,凿子的楔入位置在两条焊缝的对称轴上,将凿子缓慢地楔入两板之间;
采用机械工具楔入时,直至单侧或双侧焊缝发生断裂或上、下板完全分离且发生严重变形才停止楔入,采用手工楔入时,当上板发生屈服或变形即停止楔入;
(3)试验结果处理:
试验结果应记录试样尺寸,焊缝尺寸,剥离工具与断裂形式;
对于宏观发生开裂或断裂的试样,首先通过断口面人字纹指向判定启裂位置,其次在启裂位置处沿焊缝横截面将试样剖开,最后将断口截面附近区域制备成金相试样,并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裂纹的扩展方向判定断裂形式;若断口面无清晰人字纹,则将随机检测试样上2个焊缝截面上的断裂形式,当2个截面的断裂形式不同时,需重新进行试验;
对于宏观未发生开裂的试样,对两条焊缝根部采用金相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开裂,若开裂还需评定其断裂形式,方法与开裂试样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时,上板为矩形时,沿较长的一组对边焊接;上板为对称梯形时,则沿斜边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时,环境条件为室温,相对湿度>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时,保证剥离试样上的电弧与焊缝成形稳定,若断弧,则该试样作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焊缝的位置形位公差均<±2mm,选取的焊接工艺需满足焊缝中不存在夹渣、气孔、未熔合的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金相法或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a、b与焊缝尺寸c、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试验在焊后72小时以内的室温下进行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排除偶然性并减少试验误差,每组剥离试验应至少剥离3个试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断裂形式包括焊材剥离、界面剥离和母材剥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堆焊界面剥离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手工、气动、电动或液压工具将凿子缓慢地楔入两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7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悬浮密封轴承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