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插连接结构及其弹性预紧接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342.7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5 | 分类号: | H01R13/625;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及其 弹性 紧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预紧接插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插头的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插槽的第二安装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若干个锁紧件、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若干个用于与对应的所述锁紧件配合卡接的卡接槽,以及设置于各所述卡接槽内、用于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接后通过弹力将两者互相拉紧的弹簧。如此,在插头与插槽形成接插配合时,通过各个锁紧件与各个卡接槽之间的配合将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互相连接并拉紧,同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在锁紧件与卡接槽保持卡接的基础上提高两者的卡接紧密性,可加强插头与插槽的连接稳定性,同时避免插头与插槽受振动影响而导致连接松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接插连接结构,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预紧接插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接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终端产品多样性的增加,各种电子产品内部的硬件互联方式越来越多,因此各种插头与插槽的插接方式越来越多样。同时,随着各类终端产品使用场景的多样化,插接件的稳定连接成为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对连接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硬件连接更是如此。另外对于部分在振动环境中使用的终端产品,一种高可靠的插头连接方式成为外设连接是否长期正常运行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插头与插槽的接插结构通常有两种,即插头与插槽的卡扣式连接和插头与插槽的螺栓螺母配合连接。对于卡扣式连接,此种连接结构常见于服务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内部插接件的连接,此种设计方式需要在插接件的插头与插槽之间设计相应的卡扣与卡槽。此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卡扣与卡槽必须要有严格的配合尺寸,若配合尺寸过紧,插头的插拔操作会很困难,且材料容易疲劳;若配合尺寸过松,卡扣与卡槽的锁固效果会很差,受机械振动影响较大,严重影响插头连接的稳定性。2、此种卡扣与卡槽的配合方式,一般是通过注塑模具的方式将卡扣与外壳塑封到一起,若卡扣损坏,修复困难,大大提高了维修成本。
对于插头与插槽的螺栓螺母配合连接,此种方案需要在线缆插头两侧放置固定螺栓,同时在插槽两侧设计内嵌螺母。此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线缆插头与插槽之间属于刚性连接。若紧固力过大容易导致线缆插头损毁;若紧固力过小,无法达到有效的锁固,存在松动的隐患。2、该锁固方式需用将螺栓与螺母锁固到位,螺丝螺母在锁固过程中耗时较大,影响设备布置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插头与插槽之间的接插配合稳定性,避免插头与插槽受振动影响而导致连接松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预紧接插装置,能够提高插头与插槽之间的接插配合稳定性,避免插头与插槽受振动影响而导致连接松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插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预紧接插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插头的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插槽的第二安装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若干个锁紧件、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若干个用于与对应的所述锁紧件配合卡接的卡接槽,以及设置于各所述卡接槽内、用于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接后通过弹力将两者互相拉紧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为矩形板,其两者表面积相等。
优选地,各所述锁紧件均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且各所述锁紧件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部区域,且各所述安装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插头外围;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中部区域,且各所述卡接槽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插槽外围。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部、设置于所述螺纹杆部头端并用于供人手旋拧的操作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部末端、用于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接槽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部的底面外缘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