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1793.9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包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陈体芝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外科 腰椎 锻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腰椎锻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腰椎锻炼恢复设备的灵活性较差,不能稳定可靠方便的辅助进行神经外科术后的腰椎锻炼恢复工作,导致神经外科腰椎术后的恢复周期较长,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的缺点,包括基板,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主立柱,且主立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环,该连接环的顶端设置有子立柱,所述主立柱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承载槽。本发明通过把握住锻炼板上的操作架,辅以连接线、导向件等复位机构,循环的进行锻炼板的拉伸动作,实现撑腰训练,且利于弹性承载面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套设固定,可通过液压缸对腰部直接进行循环推送锻炼,稳定可靠的辅助进行腰椎康复锻炼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腰椎锻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特别是腰椎手术后,病人需要较长时间的进行康复,而现有的腰椎锻炼恢复设备的灵活性较差,不能稳定可靠方便的辅助进行神经外科术后的腰椎锻炼恢复工作,导致神经外科腰椎术后的恢复周期较长,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包括基板,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主立柱,且主立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环,该连接环的顶端设置有子立柱,所述主立柱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承载槽,承载平台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该支撑块的一端位于上述承载槽的内部,此时,承载平台与主立柱连接,所述承载平台的上表面胶接有软垫,功能板通过螺栓安装于上述子立柱的顶部,且功能板的顶部设有辅助块,该辅助块上穿设有连接线,且连接线上设有导向件,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中转板,中转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锻炼板,该锻炼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操作架,液压缸安装于上述功能板上,且液压缸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液压杆,该液压杆的末端安装有支撑轴柱,所述支撑轴柱上设有弹性承载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承载面为弧形面,且弹性承载面的外表面胶接有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与软垫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T型结构,且承载槽为T型开设,支撑块的水平块体位于承载槽的水平槽体内,支撑块的竖直块体的一端穿过承载槽的竖直槽体。
优选的,所述主立柱的内侧开设有组装口,该组装口与上述承载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立柱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环连接,且子立柱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连接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架为“凹”字型结构,且操作架上开设有把握槽。
优选的,所述功能板的背面安装有复位轮盘,且连接线的一端位于复位轮盘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块上开设有线缆孔,且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线缆孔。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把握住锻炼板上的操作架,辅以连接线、导向件等复位机构,循环的进行锻炼板的拉伸动作,实现撑腰训练,且利于弹性承载面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套设固定,可通过液压缸对腰部直接进行循环推送锻炼,稳定可靠的辅助进行腰椎康复锻炼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