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组织修复与治疗肿瘤的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1780.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铁;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22 | 分类号: | C04B35/22;C04B35/622;A61L27/10;A61L27/12;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织 修复 治疗 肿瘤 生物 活性 陶瓷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白色生物活性陶瓷粉配制成3D打印浆料,所述白色生物活性陶瓷粉为结晶态的镁黄长石Ca2MgSi2O7、结晶态的β-磷酸三钙Ca3(PO4)2、结晶态的羟基磷灰石Ca5(PO4)3(OH)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3D打印得到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支架;
将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支架进行烧结;
在烧结后的支架表面均匀覆盖镁粉,经过镁热还原处理后得到生物活性陶瓷支架;
经过所述镁热还原在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支架表面原位形成非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层的厚度不超过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浆料还包括海藻酸钠粉和F-127溶液,所述F-127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14~39.1 wt%;所述白色生物活性陶瓷粉、海藻酸钠粉、F-127溶液的质量比为5.0 :0.3 :3.0~3.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浆料的固含量为57.47~60.24 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气氛为空气,温度为1300~1400℃,时间为3~6小时;所述烧结的升温速率为1~2℃/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后的支架表面均匀覆盖镁粉的厚度为1~3 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热还原反应的气氛为惰性气氛,温度为515~800 ℃,保温时间为1~12小时;所述镁热还原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10℃/min。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在制备骨组织修复材料和制备肿瘤治疗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陶瓷支架能够促进骨组织再生,提高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和质量;所述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具有可控的光热性能,在0.1~0.5 W/cm2的近红外光照射下可迅速升温,能有效杀死骨肿瘤细胞,抑制体内外肿瘤组织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7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