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0467.6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崔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秋生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F22B1/22;F22B31/08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陈景帅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美***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内浮顶储罐油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内浮顶储罐、缓冲罐、加热炉和蒸发罐,内浮顶储罐的油气收集管与缓冲罐连通,缓冲罐与第一气泵连通,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加热炉的空气进气口连通,加热炉设于蒸发罐内,蒸发罐设有若干环绕加热炉的扩散阻碍圈,扩散阻碍圈将蒸发罐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蓄水腔,扩散阻碍圈包括金属环、螺旋管和竖直管,金属环的两侧分别设有螺旋管和竖直管,螺旋管和竖直管两端设有开口,螺旋管的顶部开口与竖直管的顶部开口连通,位于最外侧的蓄水腔与进水管连通,位于最内侧的蓄水腔与排水管连通,蒸发罐的顶部通过蒸汽管道与制冷箱连通。本发明在蒸馏的过程中,避免全部的盐水都处于高浓度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浮顶储罐油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工艺是一种用于针对各类轻烃类储存罐在使用过程中回收挥发油气的工艺。传统工艺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油气管线收集后内浮顶储罐油挥发出来的油气,将收集到的油气通入一级低温冷却至-15℃,后再经深冷至-75℃。气相油气经过深冷后充分液化,将液相统一收集后集中放置,但是通过冷却液化的方法回收油气需要制冷设备,而制冷设备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现有的技术逐渐采用热回收法回收内浮顶储罐油,即将内浮顶储罐的油气收集管通向加热炉,油气在加热炉内燃烧转化为热能,将转化的热能直接用于盐水蒸馏工艺,从而实现内浮顶储罐油的回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热回收法在蒸馏的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对整体盐水进行加热,如果要将盐水蒸发到高浓度后再排出,则需要将全部的盐水加热到高浓度,而盐水的浓度升高后不易蒸发,导致加热到后期的耗能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在蒸馏的过程中,最内侧蓄水腔内的盐水浓度高,其他蓄水腔内的盐水浓度低,浓度低的盐水蒸发速度更快,从而避免全部的盐水都处于高浓度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包括内浮顶储罐、缓冲罐、加热炉和蒸发罐,所述内浮顶储罐的油气收集管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缓冲罐与第一气泵连通,所述缓冲罐的排气口与加热炉的空气进气口连通,所述加热炉设于蒸发罐内,所述蒸发罐设有若干环绕所述加热炉的扩散阻碍圈,所述扩散阻碍圈将所述蒸发罐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蓄水腔,所述扩散阻碍圈包括金属环、螺旋管和竖直管,所述金属环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螺旋管和竖直管,所述螺旋管和竖直管两端设有开口,所述螺旋管的顶部开口与所述竖直管的顶部开口连通,位于最外侧的所述蓄水腔与进水管连通,位于最内侧的所述蓄水腔与排水管连通,所述蒸发罐的顶部通过蒸汽管道与制冷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的内径为1~5mm,所述金属环和螺旋管均采用金属铜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缸顶部设有锥形的导热罩,所述加热缸的四周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罩底部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导热罩包括罩体和罩盖,所述罩体的上边缘与所述扩散阻碍圈之间存在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罩盖设有所述通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包括加热缸、燃烧器和点火电极,所述加热缸设有空气进气口、燃气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燃烧器和点火电极设于所述加热缸内,所述燃烧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空气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燃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燃气进气口与燃气进气管连通,所述排气口与废气排放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排放管包括蜗旋管,所述蜗旋管设于所述蒸发罐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排水管与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废气排放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和竖直管嵌于所述金属环内,所述竖直管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蓄水腔内滑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设有与所述扩散阻碍圈内壁接触的密封垫,所述封盖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所述蒸发罐的顶部连接,所述封盖设有第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秋生,未经崔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联叠加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景观型复合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