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及异种金属焊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309.0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东;黄勇平;张庆鹏;曾志强;尤晓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2 | 分类号: | B23K11/02;B23K11/36;B23K11/34;B23K1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原子 扩散 焊接 方法 | ||
1.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施压,通过第一压紧结构和第二压紧结构向不同材质的两个待焊接的金属件施压,以使两个所述金属件之间挤压接触;
通电焊接,在保持向两个所述金属件施压的状态下,向两个所述金属件通电进行焊接,通电过程中实时监测施加给两个所述金属件的压力值,并依据监测到压力值,实时调整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之间的距离,以使施加给两个所述金属件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冷却,在保持向两个所述金属件施压的状态下,使焊接后的两个所述金属件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中实时监测施加给两个所述金属件的压力值,并依据监测到压力值,实时调整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之间的距离,以使施加给两个所述金属件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压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金属件的焊接端面进行打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压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对两个所述金属件的焊接端面进行清洗,以去除油污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压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金属件以焊接端面相对的方式装夹于焊接治具;
将装夹有两个所述金属件的焊接治具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焊接及所述冷却步骤均在真空度高于50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两个所述金属件通电进行焊接,包括有以下步骤:
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两个所述金属件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
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后,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两个所述金属件在设定时间内保持在设定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两个所述金属件通电进行焊接,包括有以下步骤:
对两个所述金属件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依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实时控制调整通电电流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电流为脉冲电流,且电流大小在0KA到2.5KA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包括有上电极和第一电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电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紧结构包括有下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装置,所述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相对设置且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电极上下移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用于向两个所述金属件施压和通电。
10.异种金属焊接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异种金属原子扩散焊接方法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3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