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防脱密封式管材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8534.0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赖海军;周成立;林明华;黄鑫;金政华;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4 | 分类号: | F16L37/08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 |
地址: | 56110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密封 管材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双向防脱密封式管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的管材(1),其中一根管材(1)的一端端口上固定连接有管状的第一插口段(11),其中另一根管材(1)的一端端口上固定连接有管状的第二插口段(12);
所述管材连接组件还包括能套置于第一插口段(11)和第二插口段(12)外周的用于将两者相连接的管状连接头(2),所述管状连接头(2)的内部中空孔延伸到轴向两端开口,所述管状连接头(2)内部中空孔的孔壁中间位置还设有向靠近轴线方向凸出的限位内凸缘(21),所述管状连接头(2)的内部空腔从轴向一端端口至限位内凸缘(21)所在位置形成第一配合槽(22),所述管状连接头(2)的内部空腔从轴向另一端口至限位内凸缘(21)所在的位置形成第二配合槽(23),所述第一插口段(11)和第二插口段(12)分别配合插置连接在第一配合槽(22)和第二配合槽(23)中,并且第一插口段(11)和第二插口段(12)的轴向外端壁分别顶压在限位内凸缘(21)的两个轴向端壁上;
在第一插口段(11)外周壁和第一配合槽(22)内周壁之间、以及第二插口段(12)外周壁和第二配合槽(23)内周壁之间均设有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密封圈(3)和防脱件(4),所述防脱件(4)用于防止第一插口段(11)相对第一配合槽(22)或第二插口段(12)相对第二配合槽(23)沿轴向方向向外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防脱密封式管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段(11)和第二插口段(12)的外周壁均设置有环绕外周壁设置的用来安装密封圈(3)的密封圈凹槽(13)和用来安装防脱件(4)的防脱件凹槽(14),且密封圈凹槽(13)位于靠近第一插口段(11)或第二插口段(12)外端口处,防脱件凹槽(14)位于远离第一插口段(11)或第二插口段(12)外端口处;
所述密封圈(3)紧配合安装在对应的密封圈凹槽(13)内,且外周部露出密封圈凹槽(13),并且外周部紧配合连接在第一配合槽(22)或第二配合槽(23)的内周壁上;
管状连接头(2)在第一配合槽(22)和第二配合槽(23)靠近其外部端口位置的内周壁上设有槽壁内径大于第一配合槽(22)或第二配合槽(23)管壁内径的限位卡接凹槽(24),所述防脱件(4)包括能固定安装于对应防脱件凹槽(14)内的防脱本体(41)以及一个以上固设于防脱本体(41)外周壁并露出防脱件凹槽(14)的弹性防脱体(42),所述弹性防脱体(42)具有的弹性使其在受到按压时能收缩或贴合到防脱本体(41)上从而使防脱件(4)能跟随第一插口段(11)或第二插口段(12)通过第一配合槽(22)或第二配合槽(23)外部端口到达对应限位卡接凹槽(24)所在部位,之后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能复位抵紧在限位卡接凹槽(24)内使得第一插口段(11)或第二插口段(12)不能相对第一配合槽(22)或第二配合槽(23)轴向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防脱密封式管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本体(41)呈环状,所述弹性防脱体(42)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着防脱本体(41)外周壁的圆周方向依次布设;每个弹性防脱体(4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脱本体(41)上,且当弹性防脱体(42)在限位卡接凹槽(24)内安装到位后,弹性防脱体(42)自固定连接部位起向远离第一插口段(11)或第二插口段(12)外端口的方向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倾斜;且所述限位卡接凹槽(24)靠近与其相邻的管状连接头(2)外部端口的一侧槽壁为用来与弹性防脱体(42)配合抵压的锥形抵压壁(241),且该锥形抵压壁(241)靠近与其相邻的管状连接头(2)外端口处的管壁内径小于远离与其相邻的管状连接头(2)外端口处的管壁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防脱密封式管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本体(41)上设置有一个能断开环体内外周壁用于方便所述防脱本体(41)安装至对应防脱件凹槽(14)中的缺口(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85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桶装油的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uwb跟随的智能防疫消毒机器人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