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7743.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赫雷;杨强;周克栋;张俊斌;黄雪鹰;王希阔;张迪;缪桓举;任海钺;张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命 电击 武器 致伤 效应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方法及系统,对电击武器造成目标的失能程度进行描述,并进行简单量化,划分对应的致伤等级;选择电击武器的电压、平均电流和作用时间为评估参量,通过投票制原则建立混合分类评估模型评估电击武器的致伤效应;以致伤效应评估模型为基础,建立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系统,进行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本发明能够对电击武器的致伤效应进行评估,对电击武器的使用、设计和研制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致命武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非致命武器也称失能武器或者软杀伤性武器,是能使目标在短时间内丧失某种能力而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的武器,这种伤害是暂时的,可逆的和可以区别对待的。电击武器是非致命武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在制服和防身方面都有很好效果而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美国等多个国家将其列入警察部门的标准配置中。
电击武器是通过对有生目标释放高压脉冲来干扰肌肉神经系统信号传输,使目标短暂失能的非致命武器。国际上许多国家现在都在开展电击武器研究和使用的工作,电击武器性能一直在不断优化,造成的电能伤害也会逐渐得到精确控制。
在非致命武器领域,电击武器以其良好的性能、较高的安全性、对目标生命安全的低威胁性,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但是电击武器的非致命性一直受到争议。电击武器的非致命性受使用者的操作是否合理、电击持续时间、电击部位、目标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电击致目标死亡的案例仍时有发生。电击武器的性能虽然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方式更为简单、更少地致目标死亡,但如何评估电击武器的威力和安全性仍是电击武器设计和研制的重要方面。国际上对非致命电击武器的致伤效应评估领域研究内容较少,缺少较为详细的电击试验数据和系统的对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进行评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方法及系统,以电击武器的电压、平均电流和作用时间为评估参量,对非致命电击武器的致伤效应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非致命电击武器对目标致伤的失能程度进行确定,并对失能程度进行致伤等级划分;
步骤2,由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试验或已有电击武器致伤效应,选择使用电压、平均电流和作用时间为特征向量,其对应的致伤等级为特征标签,构建电击武器致伤效应数据集;分别使用SVM、决策树和KNN三种分类算法,对电击武器致伤效应数据集进行分类模型训练,获取对应的三种基本分类评估模型;
步骤3,使用投票制,结合决策树、SVM和KNN算法对应的基本分类评估模型,对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投票计算,获得最终的评估致伤等级。
一种非致命电击武器致伤效应评估系统,包括评估参量输入模块、评估模型计算模块,评估结果输出模块和致伤效应数据集模块;
所述致伤效应数据集模块用于保存电击武器致伤效应数据;
所述评估参量输入模块用于以非致命电击武器的电压、平均电流和作用时间为评估参量,获取需要评估的电击武器的评估参量数据;
所述评估模型计算模块用于以获取的评估参量为特征输入,使用SVM、决策树和KNN三种分类算法,对电击武器致伤效应数据集进行分类模型训练,获取对应的三种基本分类评估模型,使用投票制,结合决策树、SVM和KNN算法对应的基本分类评估模型建立混合分类评估模型,进行致伤等级的计算和预测;
所述评估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和保存评估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7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