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7589.X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辉 |
| 主分类号: | A62C31/05 | 分类号: | A62C31/05;A62C31/28;G08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灾情 报警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监控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建筑房屋时外围所设置的的框架柱,两个框架柱之间设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用于监控火灾的第一灭火结构,第一灭火机构内滑动设有用于进一步灭火的第二灭火机构,第二机构下端设有出现灾情时提醒众人的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的剪切机构;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在安全网发生火灾时通过干粉对火情进行限制作用,同时通过收集的雨水进一步对火势进行有效的灭火处理,进而通过剪切装置使安全网得到局部裁剪防止火势蔓延,其次通过警报机构提醒周围人员,从而限制火势为周围人员赢取宝贵时间,进而避免火灾对周围人员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城乡建筑不断向高层发展以及城中房屋需要拆迁改造日益增多。
现有技术中在房屋建筑时,通常设有安全网防止落石杂物落下伤到他人,为周围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但随着城中局部拆迁建造时,周围普遍存在大量居民,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可控,这就难免会导致安全网着火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为上方的施工人员带来了危险,而且还对周围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通常监控设备只能起到监控作用,无法实质性及时对火灾进行处理,为周围人员赢取宝贵时间。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在房屋建筑时,通常设有安全网防止落石杂物落下伤到他人,为周围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但随着城中局部拆迁建造时,周围普遍存在大量居民,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可控,这就难免会导致安全网着火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为上方的施工人员带来了危险,而且还对周围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通常监控设备只能起到监控作用,无法实质性及时对火灾进行处理,为周围人员赢取宝贵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建筑房屋时外围所设置的的框架柱,两个所述框架柱之间设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用于监控火灾的第一灭火结构,所述第一灭火机构内滑动设有用于进一步灭火的第二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机构下端设有出现灾情时提醒众人的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的剪切机构;所述第一灭火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设在框架柱上,所述第一箱体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箱体内底端设有干粉腔,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成线性分布的多个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底部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管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外端上等角度分布有多个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第一挡板下端,所述第一箱体底端面还左右对称滑动设有滑动杆;所述第二灭火机构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滑动设在第一箱体内部,所述第二箱体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滑动设在第一箱体侧端面所开设的第一滑槽内,所述连接臂底端设有玻璃柱,所述玻璃柱穿过连接臂固定设在框架柱上,所述第二箱体上端面固定设有用于遮挡杂物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下端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两个第一水口;工作时,首先将此装置装夹在建筑楼房外围的框架柱上,由于框架柱外围装有安全网,所以需要将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上的刀片事先插进安全网的网洞内;当安全网发生火灾时,此时玻璃柱受热破碎,通过玻璃柱固定的连接臂此时不再受到玻璃柱的限制,接着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固定连接的第二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第一箱体侧端所开设的第一滑槽向下滑动,由于第一箱体内底端设有干粉腔,所以此时干粉腔内的干粉受到第二水箱向下压的力,第二水箱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干粉腔内的空气,使得压强增加,空气压力会压迫第一挡板向下运动,当第一挡板运动到第二管道的下方时,干粉腔内的干粉会从多个第二管道内喷出,干粉会喷洒安全网的四周,从而对下方安全网上的火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灭火;通过第一水口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同时第二挡板可以遮挡第一水口防止落入大量杂物堵塞第一水口,通过玻璃柱固定连接臂,使连接臂能够稳定保持(文中方向依照全篇幅图1方向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辉,未经黄锦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75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