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透射率透波窗口的宽带吸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7070.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蒲彦;余俊;曹攀;龚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H01Q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射率 窗口 宽带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透射率透波窗口的宽带吸波结构,包括底层介质基板、中层介质基板和上层介质基板;底层介质基板上和中层介质基板上设有方环形谐振单元结构;上层介质基板为四块SSPP单元结构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形成的井字形结构;沿垂直交叉排列的SSPP单元结构表面排列有条带栅格结构;在带凹槽方环形谐振单元结构和条带栅格结构上设有集总电阻。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透一体结构的吸波和透波性能,本发明具有超宽带、高吸收率、高透射率的特点,透波频段覆盖了雷达通常工作的X波段,更有利于其在隐身天线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透射率透波窗口的宽带吸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雷达隐身技术不断发展,吸波材料的应用是武器平台隐身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传统吸波材料质量重、造价高,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及局限性。超材料概念的提出,为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电磁超材料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材料,由人为设计的单元结构周期性排列组成,具有独特的电磁波调控性能。2008年,第一款基于超材料设计的“完美吸波”结构被Landy等人提出,该结构由金属-介质-金属三层构成的,能够在11.48GHz达到吸波峰值96%。此后,随着计算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超材料设计的具有宽带、多频段、高稳定性、高吸收率等特点的吸波结构被广泛研究。其中,具有吸透一体特性的结构,即具有吸波特性,又能够在固定的频段透射电磁波,能够替代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应用于天线罩的设计,能够实现天线带外双站RCS减缩的作用。
关于吸透一体结构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会存在吸收率较低、吸波和透波带频段较窄等问题。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专利《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申请号:CN201810178556.8,公开号:CN108270085A)中,提出一种由弯曲条状金属贴片、第一类型方形介质基板、贴片电阻、空气层、第二类型方形介质基板、方形金属贴片和方环金属贴片构成的多层吸透一体结构,在保证C波段内宽频带的低插损透波的同时,使得透波频带上下均具有吸波频带,但其吸波频段带宽很窄,且吸收率较低。
段坤等学者在现代雷达期刊中发表的《一种宽通带低插损的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中也提出一种具有吸透一体特性的双层频率选择表面结构,由无耗带通层和损耗层组成,两层基本单元分别是耶路撒冷型缝隙单元和十字开缝单元,损耗层由集总电阻加载于相邻十字开缝单元间实现损耗吸收。该结构具有宽通带、低插损的特点,但只有一个吸波带,吸波带宽较窄,无法实现双边吸波的作用。
总而言之,现有的吸透一体结构无法同时满足宽带、高吸收率和高透波率的特性,并且透波窗口通常无法覆盖X波段,不利于吸透一体结构在隐身天线罩设计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透射率透波窗口的宽带吸波结构,具有带内吸波/带外吸波特性。具有带内吸波/带外透波的特性,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应用于隐身天线罩的设计,保证天线正常工作的前体现,实现带外双站雷达散射截面缩减。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是一种沿着介质和导体界面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在沿界面上呈现约束并以倏逝波的形式衰减,能够在微波频段激发SPP模式的结构被称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因此,除了基于FSS结构设计吸透一体结构的方法外,基于SSPP能够形成衰减波的特殊电磁特性,也能够设计成为具有宽带、高吸收率的吸透一体结构。本发明就是一种基于FSS与SSPP结构设计的一种级联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吸透一体结构吸波带宽或透波带宽较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吸透一体结构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射率透波窗口的宽带吸波结构,包括底层介质基板、中层介质基板和上层介质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7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