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7055.7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练鸿振;费佳俊;孙悦伦;赵灵瑜;陈逸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15/38;B01D15/2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吴雪健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印迹 有机 无机 整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铜盐溶解于乙醇/水二元溶剂体系中,得到铜盐溶液,在所述乙醇/水二元溶剂体系中,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3~1:4,所述铜盐为CuCl2·2H2O,铜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5~1:5.5,而后向所述铜盐溶液中加入功能单体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室温下进行配位反应,并且CuCl2·2H2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5:1~2.5:1;
配位反应完成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交联剂四乙氧基硅烷,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通入毛细管中,并将毛细管两端封口,放入40~50℃水浴中加热18~30 h,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其中,四乙氧基硅烷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3.5:1~4.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0、将CuCl2·2H2O溶解于乙醇/水二元溶剂体系,得到氯化铜溶液;
S20、而后向所述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功能单体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并在室温下进行配位反应,溶液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S30、配位反应完成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涡旋至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接着加入交联剂四乙氧基硅烷,得到混合溶液;
S40、将所述混合溶液通入已活化的毛细管中,并将毛细管两端封口后放入40~50℃水浴中加热18~30 h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水的质量比为1:2.5~1:3.5,并且四甲基氢氧化铵与水的体积比为1:4.5~1: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0、取出整体柱,并使用甲醇和HCl溶液交替冲洗整体柱以去除未反应的成分和模板离子,直到流出液中检测不到铜离子为止,而后使用pH 9.0的稀氨水溶液和水冲洗整体柱,直到流出液为中性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所述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比表面积为13.0~14.0 m2 g-1,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1 mg g-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在铜离子的分离富集中的应用,其具体步骤为:
S100、吸附:将待测样品溶液的pH调节至4.0-6.0,而后将待测样品溶液以25-75 μLmin-1的流速通过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待测样品溶液中的铜离子被选择性地吸附在整体柱上,上样完成后,使用纯水冲洗整体柱,以去除整体柱中残留的待测样品溶液;
S200、洗脱:将1.0 mol L-1盐酸溶液以25-75 μL min-1的流速通过吸附铜离子后的整体柱,对铜离子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S300、测定:对洗脱液进行富集,测定铜离子浓度,并得到回收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在铜离子的分离富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的吸附之前,还包括制备针式固相萃取器的步骤,其具体过程为:选择注射器,弃去金属针,得到注射器底座部分,并截取5 cm长度的所述铜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替代原有的金属针,并固定在注射器底座部分,得到针式固相萃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70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