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预制化干法施工的集成水电管井综合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6266.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能林;刘春年;毛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8 | 分类号: | E04F17/08;G06F30/1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化干法 施工 集成 水电 管井 综合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预制化干法施工的集成水电管井综合设计方法,该方法为:集成水电管井结构设计及结构拆分,绘制二维的集成水电管井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大样图;集成水电管井设计优化,使集成水电管井便于结构拆分、构件生产、构件运输和构件吊装;生成集成水电管井的各构件加工图和配筋图,并导出各构件的用料统计表;完成自动配模并优化模具;模具制作、组拼、构件生产及管井内管线管道支架的组装;运输及现场吊装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模具设计的自动化程度,降低预制构件的安装难度,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集成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和作业时间,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高项目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预制化干法施工的集成水电管井综合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建筑管井内部尺寸狭窄,按常规预留孔洞施工,需先预铺管井楼板钢筋,管道安装前对套管进行预埋,楼板二次浇筑成型,不仅浇筑困难,成型效果也差,有管井钢筋外露现象,甚至存在对结构面预留孔洞的敲打和修补问题,工程质量差;且需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支撑架设、粉刷,消火栓暗装孔洞难以预留准确,施工困难,现场也容易出现脏乱差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节点可靠、降低构件生产、运输、吊装及施工难度的一种全预制化干法施工的集成水电管井综合设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预制化干法施工的集成水电管井综合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集成水电管井结构设计及结构拆分,绘制二维的集成水电管井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大样图;
步骤二、集成水电管井优化设计,使集成水电管井便于结构拆分、构件生产、构件运输和构件吊装;
步骤三、将优化后的集成水电管井二维图转化成三维模型,对集成水电管井的各构件进行深度优化,生成集成水电管井的构件模具加工图和配筋图,并导出构件的用料统计表;
步骤四、将深化优化后的集成水电管井三维模型导入SolidWorks,调用模具数据库,完成自动配模并优化模具;
步骤五、模具制作、组拼、构件生产及管井内管线管道支架的组装;
步骤六、集成水电管井的运输及现场吊装施工。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二中,集成水电管井拆分时,将围合成集成水电管井的非承重墙脱离出来形成一个四面围合的整体,侧墙内底部预留凹槽与现浇梁顶预埋的钢板进行对孔,预留凹槽底部采用开口喇叭状;集成水电管井顶部通过箍筋与现浇梁连接。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三中,在三维模型中对集成水电管井的各构件定位,避免碰撞;进行集成水电管井吊装模拟,检查存在的碰撞情况,根据碰撞情况调整构件轮廓及埋件位置;并保证管线管道垂直度,对连接件和固定件进行吊装工况的验算。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五中,完成组拼模具、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强度检测和脱模这一完成预制过程,将各构件组装并固定到集成水电管井内,复核定位精准度,验算安全性及稳定性,确保整体吊装时不会松动。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六中,利用堆放架堆放各构件时,考虑放置起始阶段墙体倾斜、风荷载作用下堆放架的稳定性,堆放架各构件的截面强度验算,对用于吊装构件的吊具进行强度验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集成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和作业时间,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高项目品质。
2、本发明将传统的由加气块砌筑的管井换成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井,在施工流程方面,可免除管井楼板支模、模板支撑架设、粉刷等步骤;在结构方面,可减薄墙体厚度,可增大管井内空,便于管线管道的拼接及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