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沟肠杆菌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6246.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兆军;张春雷;张蒙悦;郭中信;耿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21/00;C05F11/08;C12P17/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沟 杆菌 菌株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阴沟肠杆菌菌株及其用途。一种阴沟肠杆菌菌株,该菌株于2020年12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29。本发明提供的阴沟肠杆菌菌株,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合成生长素,促进植物侧根发育。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具体表现在促进植物侧根的发生及伸长;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体体现在促进植物鲜重、产量的增加。本发明提供的阴沟肠杆菌菌株还可以通过发酵的方式制备生长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阴沟肠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需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境内多山川、荒漠、草原,其可利用的耕地面积约为140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6%。由于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存在荒漠化、退耕还林及城市化等因素,耕地面积实际也是在逐年减少的。加之我国有约14亿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4亩,排名在世界126位以后。中国需要用约8%的世界耕地面积养活18%的世界人口,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及经济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发展新型智慧型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粮食、经济作物的增产方式主要是通过施用化肥等方法来增加土壤中如氮、磷、钾等矿质元素。然而,长期大量的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如大量施用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容易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变土壤的pH值、致使土壤变酸、H+和Al3+含量升高,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过量施用化肥也容易导致Cl-、NO3-以及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而影响作物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追求;另外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使得农田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下降,团粒结构破坏,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影响了肥料的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硬化,含氧量降低,进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长期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破坏,影响作物品质,而且也会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研究调查表明,被植物所利用的化肥只占施入量的30%-40%,剩余部分一方面固定于土壤中,还有很大的一部分通过渗漏淋溶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致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水华”和“赤潮”的现象除了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有关外,与化肥的大量施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作物的产量的同时提升其品质,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植物的根系周围富集着大量的微生物,即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互作,在调控植物根系发育、植物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益的根际微生物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增强植物的耐逆性,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用能力。而且,与化学肥料和农药不同,根际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于生态环境副作用较小。因此,研究根际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开发绿色环保的微生物菌肥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绿色智慧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微生物,开发优良的微生物菌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阴沟肠杆菌菌株,该菌株于2020年12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152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粘阴沟肠杆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阴沟肠杆菌菌株的用途,该菌株用于制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微生物菌剂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长促进剂。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菌剂包含所述的阴沟肠杆菌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林自主灭火无人山林消防车
- 下一篇:Sylvestin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