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36108.3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伦;林义文;陈政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晔;李琛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及扩散板。导光板具有底面、出光面及入光面,其中出光面设置于底面的对向,且入光面设置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第一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至少一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第二光源、扩散板、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及液晶显示面板依序排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改善光晕及/或色偏的现象的机制及成果,光学表现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演进,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在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已成为市场主流。众所皆知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及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其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备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将背光模块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如此一来,液晶显示器才得以显示影像画面,供使用者观看。
图1示出在各种灰阶值L0、L32、L64、L255下公知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与相对亮度的关系曲线(各灰阶值以各自0度视角当基准的辉度比例分布)。请参照图1,在公知技术中,液晶显示器在具有高灰阶值(例如:L255)处其相对亮度会随着视角的增加而减少,但液晶显示器在具有低灰阶值(例如:L0、L32)处其相对亮度随着视角的增加而先增加再减少。换言之,在公知技术中,液晶显示器在具有高灰阶值之处的视角与相对亮度的关系曲线的趋势与在具有低灰阶值之处的视角与相对亮度的关系曲线的趋势不同。因此,公知液晶显示器在大视角下会出现光晕(halo effect)及/或色偏(color wash out)的现象,影响其光学表现。以下配合图2举例说明光晕现象。
图2示出以大视角所观看到的公知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请参照图2,显示画面包括第一显示区20A及第二显示区20B,其中第一显示区20A用以显示平均灰阶值较低的影像(例如:树丛及黑夜),第二显示区20B例如用以显示平均灰阶值高的影像(例如:城堡)。如图2所示,在大视角观看公知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用以显示平均灰阶值低的影像(例如:树丛及黑夜)的第一显示区20A会出现异常的光晕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光学表现佳。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及扩散板。导光板具有底面、出光面及入光面,其中出光面设置于底面的对向,且入光面设置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第一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至少一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第二光源、扩散板、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及液晶显示面板依序排列。当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第一灰阶值时,第一光源在至少一光学膜片上造成第一正视亮度,第二光源在至少一光学膜片上造成第二正视亮度,且第一正视亮度大于第二正视亮度。当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大于第一灰阶值的第二灰阶值时,第一光源在至少一光学膜片上造成第三正视亮度,第二光源在至少一光学膜片上造成第四正视亮度,且第四正视亮度大于第三正视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散板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扩散板的入光面位于扩散板的出光面与第二光源之间;第一光源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光源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造成第一光斑,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于扩散板的出光面上造成第二光斑,第一光斑及第二光斑对应液晶显示面板的同一显示区,且第一光斑的面积大于第二光斑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光学膜片包括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第一棱镜片及第二棱镜片。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第二棱镜结构,其中第一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光学膜片还包括:反射式偏光增光片,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棱镜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