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智能车换道决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34918.5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艳;刘万;陈伟轩;靳英豪;王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不完全 信息 博弈 智能 车换道 决策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智能车换道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产生换道意图:采集换道车辆及其周围车辆和环境信息,引入期望车速与期望间距的量化指标,当期望车速或期望间距超出阈值时,则换道车辆产生换道意图;
步骤二、判断换道的可行性:在车辆产生换道意图之后,判断换道车辆与目标车道前后车是否满足换道安全距离,进而判断换道的可行性;
步骤三、建立博弈收益矩阵:建立换道车辆CV与目标车道后车RV的非合作博弈的收益矩阵,该收益矩阵由速度收益、相对时距收益、期望跟车距离收益进行加权组合建立;
步骤四、求解收益矩阵:以全局帕累托最优解为换道策略最优解;以纳什均衡解作为换道策略次优解;若上述解都没有,则继续保持原策略解;
步骤五、对车辆状态进行更新:换道车辆在步骤四求解出当前换道策略解后,执行该策略过程中,通过换道轨迹及纵向轨迹对车辆状态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步骤五包括以下过程:
(1)换道轨迹
换道车辆在横向上采用X-Sin函数对换道轨迹进行建模描述:
其中,x,y分别表示纵向、横向位移,d表示车道宽,L表示换道纵向总距离,amax为横向最大加速度,v表示换道车辆车速;
该换道轨迹模型中,换道车辆车速作为变量,决定换道纵向距离,然后将参数带入X-Sin换道模型中,可以获得换道轨迹;
(2)纵向轨迹
车辆在纵向行驶时,选择基于加速度的智能驾驶员模型:
其中,公式下标n表示车辆编号,是该车辆最大的加速度,bn是加速状态下期望的减速度,是车辆在自由流下的期望速度,δ为车辆加速度指数,Δvn=vn-vn-1是车辆n与前车的速度差,sn=xn-1-xn-ln-1为车辆间距,x,l分别为车辆纵向位置和车辆长度,为静止最小安全距离,Tn为反应时间;
步骤六、通过识别他车信息,对他车行为进行预测:针对换道车辆CV,采用NARX神经网络对目标车道后车RV纵向行为进行预测;针对目标车道后车RV,采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对换道车辆CV横向运动进行预测;
步骤七、利用步骤六的预测结果对步骤四的决策进行修正:换道车辆CV及目标车道车辆RV根据步骤六中对他车行为预测结果获得修正概率,对换道决策的执行概率进行修正;
步骤八、循环执行动态博弈决策:换道执行概率没有达到执行阈值时,换道车辆不执行换道,循环执行步骤四至步骤七,重新计算收益矩阵获得换道策略解,并对换道决策的换道执行概率进行修正,直到换道执行概率达到执行阈值或者换道意图消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智能车换道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过程:
引入期望车速与期望间距的量化指标:
其中,VS(k)为当前步长的期望车速不满意度量化指标;Vdes为车辆期望车速;V为车辆实际车速;Ts为采样时间;d0min为换道车辆CV与同车道前车PV的最小安全跟车距离;vCV和vPV分别为换道车辆CV与同车道前车PV的车速;τreaction为驾驶员和车辆制动系统的反应时间总和;aCVdec为换道车辆CV的最大减速度;τsafe为最小安全跟车时间;
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VS(k)≥VSthr
d0≤d0min
则产生换道意图,即欲通过换道决策实现更大的行驶速度或跟车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49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路面组合整体化层及整体化层模具
- 下一篇:一种骨科麻醉护理用包扎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