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防堵塞的隧道清污用分离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4027.X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陶铁军;田兴朝;张渝昊;姜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F03B13/00;F03B3/12;E21D11/00;E21D11/10;E21D11/38;B01D29/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堵塞 隧道 清污用 分离 排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防堵塞的隧道清污用分离排水结构,包括顶部渗水槽和过滤框,所述顶部渗水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土布层的外表面,且土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的内表面设置有钢筋混泥土层的外表面,所述顶部渗水槽底部的一端设置于水管的一端,且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积水槽的一侧设置,所述顶部渗水槽底部的另一端贯穿积水槽的顶端设置,且积水槽设置于地面的内部,所述过滤框通过地面贯穿伸入至积水槽的内部,且过滤框的内表面设置有防堵机构的上端,所述防堵机构的表面通过过滤框的底端伸出至积水槽的底部。该分离排水结构能便于防止堵塞,便于利用污水产能,便于减少资源消耗,保证了分离排水结构能够防止堵塞和减少资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防堵塞的隧道清污用分离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分离排水结构是一种将杂质和污水进行有效分离的排水机构,其常常用于隧道、马路和车库等地方的排水,能够有效快速的将积水排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目前现有的分离排水结构不能便于防止堵塞,不便于利用污水产能,不便于减少资源消耗,使得分离排水结构不仅容易堵塞造成大量的积水,而且不便于利用污水产出的能量来减少资源的消耗,导致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现有的急需改进分离排水结构的功能,提高分离排水结构的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既方便防止堵塞,又能提高利用率,能够更好的体现分离排水结构的价值,保证了分离排水结构的便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防堵塞的隧道清污用分离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分离排水结构不能防止堵塞和减少资源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防堵塞的隧道清污用分离排水结构,包括顶部渗水槽和过滤框,所述顶部渗水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土布层的外表面,且土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的内表面设置有钢筋混泥土层的外表面,所述顶部渗水槽底部的一端设置于水管的一端,且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积水槽的一侧设置,所述顶部渗水槽底部的另一端贯穿积水槽的顶端设置,且积水槽设置于地面的内部,所述过滤框通过地面贯穿伸入至积水槽的内部,且过滤框的内表面设置有防堵机构的上端,所述防堵机构的表面通过过滤框的底端伸出至积水槽的底部,且防堵机构的下端通过底槽的上部贯穿伸入传动机构的顶端,且积水槽的底部伸入底槽的内部,所述底槽一侧的内表面通过第二轴杆与传动机构的一侧相连接,且传动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杆的一端,且第一轴杆的另一端通过水利发电机与底槽另一侧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块的下端,且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叶片,所述底槽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口,且底槽和出水口均设置于地面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顶部渗水槽、土布层、防水层和钢筋混泥土层的两端均贯穿地面的上表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部渗水槽的形状设置为等腰的梯形,且顶部渗水槽较宽的顶面贯穿设置有渗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设置为水平倾斜15°,且水管的内表面设置为平整光滑的面。
优选的,所述防堵机构包含带孔胶塞、连接块和移动杆,且带孔胶塞的侧面设置于过滤框的内表面,所述带孔胶塞的底面设置有连接块的上端,且连接块的下端贯穿设置有移动杆的上端,所述移动杆的表面通过过滤框的底端伸出至积水槽的底部,且移动杆的下端通过底槽的上部贯穿伸入传动机构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含外壳、传动轴和传动块,且传动轴和传动块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贯穿传动块一侧的上端设置,且传动轴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移动杆的下端,且移动杆的下端设置于2个传动块之间,2个所述传动块另一侧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分离排水结构能便于防止堵塞,便于利用污水产能,便于减少资源消耗,保证了分离排水结构能够防止堵塞和减少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4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半成品组装治具
- 下一篇:一种废钢产品中非金属异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