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3480.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史爱民;张霞;吴道琴;李荣秀;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5/00 | 分类号: | A01N45/00;A01N43/54;A01P1/00;C07J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锦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2 | 代理人: | 滕锦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植物 病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方法,具体地,采用海洋甾醇提取物联合抗病毒药剂防治,本发明还涉及天然海洋甾醇提取方法的优化。联合用药结果表明,0.75ug的海洋甾醇联合1‑3mg抗病毒药剂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番茄斑萎病毒,达到充分抑制和防治病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抗病毒药剂的提取的应用方法,具体涉及防治植物病毒病制剂的提取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斑萎病毒(TSWV)是一种有害生物,因首先在染病番茄上发现而命名,番茄斑萎病毒的分布范围很广,可侵害160种双子叶植物与10种单子叶植物,因感染该病毒而发生的作物疾病称为斑萎病。可系统侵染番茄、辣椒、烟草、心叶烟、百日草、莴苣等,目前尚未育出抗TSWV的专用品种。
天然甾醇类药物是天然植物体内的甾醇类提取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植物抗病毒药剂,现有技术中已有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天然甾醇的方法,本发明将对现有技术的提取方法进一步优化,并拓展其抗病毒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取天然海洋甾醇提取物,并开发天然海洋甾醇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方法:
(1)向患病番茄施用抗病毒药剂;
(2)向步骤(1)的番茄继续施用天然甾醇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抗病毒药剂为BTH或宁南霉素;
优选地,天然甾醇提取物的浓度为0.75ug/ml,施用量为1ml/ 株;
优选地,抗病毒药剂的施用量为1-3mg/株;
优选地,步骤(2)中施用天然甾醇提取物的时间为施用抗病毒药剂的1h后。
优选地,所述天然甾醇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
(1)取海洋植物5kg,干燥获得干粉;
(2)采用正丁烷溶液浸提冻干粉,并以一定比例的氯仿-甲醇溶剂洗脱,得化合物一、二的混合物;
(3)将化合物一、二的混合物通过硅胶柱分离,并用乙酸乙酯- 正己烷分离洗脱;
(4)调整氯仿-甲醇比例洗脱,得到化合物三、四,并用二氯甲烷-丙酮洗脱;
(5)再次调整氯仿-甲醇比例,得到化合物五、六,并用二氯甲烷-丙酮洗脱分离。化合物一~六即为天然海洋甾醇。
优选地,步骤(2)、(4)、(5)中氯仿-甲醇的比例分别为 10:1,20:1,15:1;
优选地,步骤(3)乙酸乙酯-正己烷比例为1:3;
优选地,步骤(4)(5)中二氯甲烷-丙酮的比例为1:2,1:3;
优选地,海洋生物可为海带、珊瑚、海裙菜。
优选地,化合物一~五的结构如下所示,其中化合物一R1=H, R2=OH,化合物二R1=OH,R2=H,化合物三R1=R2=H,化合物四 R1=OAc,R2=H,化合物五R1=OH,R2=H。
化合物六的结构如下所示: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天然海洋甾醇提取物和化学药剂联合防治番茄病毒病,相比单一药剂的防治效果更好,且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化药对农作物的副作用和污染。
本发明对海洋甾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进一步参数优化,提高了提取和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推动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