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印版辊的制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3467.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元霞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3/12;C25D5/12;C25D5/34;C25D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印版辊 制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凹印版辊的制版方法,包括:钢辊表面粗加工;脱脂处理;第一次清洗和第一次活化;镀镍处理;第二次清洗和第二次活化;镀铜处理;实时监测流经钢辊的第一电流I;响应于第一电流I不在预设电流范围内,调整第一电流I;计算钢辊的第二电流密度JK;求解单位时间t内钢辊增加的镀层厚度增量Δδ;求解钢辊所镀铜层的厚度δ;响应于铜层的厚度δ达到预设厚度δTH,结束对钢辊的镀铜处理;响应于镀铜处理结束,对钢辊表面进行精加工。在本发明中,有效解决镀铜过程中,所镀铜层的粗糙,均匀性差的问题;精确控制钢辊所镀铜层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印版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印版辊的制版方法。
背景技术
凹印版辊的印刷技术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印刷技术,在我国整个印刷行业中占有重要份额。特别是在印刷行业的包装领域有着其它印刷方式无法替代的性能、成本优势。使用凹版印刷术制造的印刷产品具有墨层厚实、颜色鲜艳且分布规整、能完美还原原稿效果等优点。
凹印版辊的镀铜非常重要,镀铜不但能掩盖钢辊的部分缺陷,还能对接下来的工序产生有利效果:在雕刻时展示最好的工作面;镀铜过程控制非常严密,稍有马虎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纠正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印版辊的制版方法,旨在解决镀铜过程中,所镀铜层的粗糙,均匀性差的问题;精确控制所镀铜层的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印版辊的制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钢辊表面粗加工;所述粗加工包括:利用车床对所述钢辊的表面进行切削,使用小切削量,多次切削的方法;利用磨床对所述钢辊的表面进行磨削;
步骤S2、对所述粗加工处理后的所述钢辊进行脱脂处理;响应于所述钢辊的所述脱脂处理结束,依次对所述钢辊进行第一次清洗和第一次活化;响应于所述第一次活化结束,对所述钢辊进行镀镍处理;其中,以第一电流密度、第一电压以及第一温度对所述钢辊进行镀镍;所述镀镍处理在镀镍液中进行;所述镀镍液主要由硫酸镍、氯化钠、硼酸等组成;
步骤S3、响应于所述钢辊的所述镀镍处理结束,依次对所述钢辊进行第二次清洗和第二次活化;响应于所述第二次活化结束,对所述钢辊进行镀铜处理;其中,以半浸的方式进行镀铜,镀铜温度为第二温度;所述镀铜处理的所述钢辊以第二回转速度回转;所述镀铜处理在镀铜液中进行,所述镀铜液由硫酸铜和硫酸组成;
步骤S4、获取所述钢辊的总表面积S总;实时监测流经所述钢辊的第一电流I;将所述第一电流I与预设电流范围比较,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流I不在所述预设电流范围内,调整所述第一电流I;根据所述总表面积S总和所述第一电流I,计算所述钢辊的第二电流密度JK;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密度当所述第一电流I小于所述预设电流范围,增大所述第一电流I;当所述第一电流I大于所述预设电流范围,减小所述第一电流I;
步骤S5、获取所述钢辊的第一密度ρ、电流效率η以及电化当量K;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密度JK、所述第一密度ρ、所述电流效率η以及所述电化当量K,求解单位时间t内所述钢辊增加的镀层厚度增量Δδ;其中,所述镀层厚度增量所述钢辊的所述电流效率η和所述电化当量K均通过预先实验求解;
步骤S6、根据所述镀层厚度增量Δδ和镀铜时间T,求解所述钢辊所镀铜层的厚度δ;响应于所述铜层的厚度δ达到预设厚度δTH,结束对所述钢辊的所述镀铜处理;其中,所述铜层的厚度
步骤S7、响应于所述镀铜处理结束,对所述钢辊表面进行精加工;其中,所述精加工的方法为:利用联合磨床对所述钢辊的所述外圆及所述两端面进行精磨;利用抛光机对所述钢辊的所述外圆进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元霞,未经林元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