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大气污染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2421.X | 申请日: | 2021-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濯水污染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78;G01N21/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陈明发 |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大气 污染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大气污染监测装置,涉及大气污染监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括收集气体的气体采样室、通过气体与植物之间的反应表现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室和对污染现象进行警示的预警装置;所述监测室包括植物与气体接触的若干植物反应室和设于每个植物反应室上方进行监测的色度监测组件;每个植物反应室内均包括设于底部的植物存放装置和连通各个植物反应室推动气体的流通的气体导通装置;所述植物反应室依据监测污染物的不同分为相对独立的氟化物反应室、硫化物反应室和臭氧反应室;技术效果是具有能够通过植物的叶片变化直观表现区域内某短时间的整体大气污染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大气污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今年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力度,相较于过去,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当前的大气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大气污染监测的监测任务主要是对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的或连续的监测;这种监测方式是定期或实时监测当下时刻的污染状况,然后根据多个点的总结间接判断某个地区的污染状况,而不能直接的通过某种表现表面该地区一段时间的大气污染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大气污染监测装置,其具有能够通过植物的叶片变化直观表现区域内某短时间的整体大气污染状况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植物大气污染监测装置,包括收集气体的气体采样室、通过气体与植物之间的反应表现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室和对污染现象进行警示的预警装置;所述监测室包括植物与气体接触的若干植物反应室和设于每个植物反应室上方进行监测的色度监测组件;每个植物反应室内均包括设于底部的植物存放装置和连通各个植物反应室推动气体的流通的气体导通装置;
所述植物反应室依据监测污染物的不同分为相对独立的氟化物反应室、硫化物反应室和臭氧反应室;所述氟化物反应室内存放的植物为唐菖蒲;所述硫化物反应室内存放的植物为一串红;所述臭氧反应室内存放的植物为烟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唐菖蒲、一串红和烟草对空气中的氟化物、硫化物和臭氧之间的生物反应,使得其能直观反应空气中氟化物、硫化物和臭氧的浓度;同时,由于植物与污染物的反应是一种长期的反应过程且植物与大气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唐菖蒲、一串红和烟草三种植物的外观生物状态直观的反应监测区域某短时间内的综合污染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色度监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氟化物反应室内的红色色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硫化物反应室内的黑色色度传感器和设于臭氧反应室内的褐色色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相对应的颜色能够针对特定植物与特定污染物之间产生特定的显色光斑,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此时植物与污染物之间的生物反应。
进一步设置:所述气体采样装置包括与外界连通引进气体的气体收集箱、设于气体收集箱后端均衡气压保证气体连续流通的气压均衡管和设于气体收集箱和气体均衡管之间避免外界气体干扰的阻隔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在气流动力源的作用下进入气体收集箱,并且在气压均衡管的作用下平衡内外气压,防止结构被破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气体收集箱的进口一端设有为提取气体提供动力的气流动力源,气体收集箱的出口一端设有气体提取后过滤内部杂质方式的颗粒物过滤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濯水污染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濯水污染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