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浮式漂浮物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2295.8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襄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城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浮 漂浮 打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浮式漂浮物打捞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漂浮物打捞设备对于漂浮垃圾捕捉能力弱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圆筒,圆筒内有第一活塞,圆筒的下端安装有一个水泵,圆筒中间位置的外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喷管,圆筒上端圆周均布有多个圆管,每个圆管内设有第二活塞,每个第二活塞外端固定有一个绳索,绳索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活塞上,圆筒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支撑杆,相临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网,第一圆盘的上方设有一个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连杆,第二圆盘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一个锥形网罩第二圆盘的下端同轴固定一个光杆,光杆的下端并与第一活塞固定,圆筒内有压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域杂物清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沉浮式漂浮物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池塘,景观水域以及饮水水源地等宽域水面上经常会有一些漂浮物垃圾,这种垃圾多为废旧饮料瓶等生活垃圾,对于临案垃圾而言可通过抄网进行人工打捞,远岸垃圾只能划船前往打捞,十分不便,同时现阶段存在一些针对河道杂草水草的大型打捞设备,以一端沉入水面的传送网带进行打捞并收集,这种设备适用于杂物较多的环境,而漂浮物属于零星垃圾,这类设备耗能太大且打捞面积小,对于零星垃圾缺少捕捉能力,还有传统抄网类杂物打捞方式采用横扫水面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对零星杂物捕捉困难,且容易形成赶着垃圾前行的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沉浮式漂浮物打捞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漂浮物打捞设备对于漂浮垃圾捕捉能力弱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竖向的圆筒,圆筒内滑动贴合安装有一个第一活塞,圆筒的下端安装有一个水泵,圆筒中间位置的外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喷管,喷管上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朝上的喷头,圆筒上端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圆管,每个圆管内设有与其滑动贴合安装的第二活塞,每个圆管内设有一个可使第二活塞向内复位的拉簧,每个第二活塞外端固定有一个绳索,每个圆管外端的下方固定有定滑轮,绳索的自由端绕过定滑轮并穿过圆筒壁后固定在第一活塞上,圆管靠近圆筒的外圆面上连通有一个自由端始终置于液面上方的气管,圆筒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支撑杆,相临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网,多个支撑杆撑开成伞状时过滤网被撑紧,第一圆盘的上方同轴设有一个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与支撑杆一一对应的连杆,连杆的自由端倾斜朝下并铰接在对应支撑杆上,第二圆盘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一个锥形网罩,支撑杆张开呈伞状时锥形网罩扣在第一圆盘上端面,第二圆盘的下端同轴固定一个光杆,光杆的下端置于圆筒内并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光杆置于圆筒内的部分套装有压簧。
所述气管的自由端固定有一个浮体,气管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支撑杆上。
所述圆筒的上端与第一圆盘之间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可使液体和气体通过。
所述压簧的弹性强度大于多个拉簧的弹性强度之和。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漂浮物打捞设备对于漂浮垃圾捕捉能力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下潜时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上浮时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抄网张开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襄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襄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