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拉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1721.6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荚小健;钱凤辉;胡薇;李连颖;汪小峰;程康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1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电机 绕组 拉线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拉线机构,包括固定轮组件、安装底板和传动轮组件,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固定轮组件,安装底板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轮组件,固定轮组件包括固定轮支架和固定轮,安装底板顶面一端设置有固定轮支架,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主动轴转动,使得主动轴上的小齿轮转动,由于小齿轮分别与两个大齿轮啮合连接,使得两个传动转轴发生转动,继而使得传动轮发生转动,通过与固定轮的配合实现拉线作用,解决传统穿线采用工人操作,动作机械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特别有些大功率电机绕组线芯截面较大,阻力大,工人拉线非常困难,导致穿线效率非常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电机绕组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拉线机构。
背景技术
湿式潜水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充满水,可长期浸入水中运行,为了减少绕组接头数量,提高产品质量,绕组多数采用穿线方式制作,传统穿线采用工人操作,动作机械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特别有些大功率电机绕组线芯截面较大,阻力大,工人拉线非常困难,导致穿线效率非常低下。为了解决绕组线拉线,保证穿线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自动拉线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拉线机构,通过固定轮组件、传动轮组件、直线导轨组件、液压缸、变频电机、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装置等模块组合实现绕组线自动拉线,线径自适应,拉线速度可调,夹持力大小可调。传动轮组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组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拉线机构,包括固定轮组件、安装底板和传动轮组件,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固定轮组件,安装底板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轮组件,固定轮组件包括固定轮支架和固定轮,安装底板顶面一端设置有固定轮支架,固定轮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轮转轴,固定轮转轴的底端设置在固定轮支架的顶部,固定轮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轮,固定轮的外圈设有固定轮外圈,固定轮转轴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轮锁紧螺母;
所述传动轮组件包括主动轴和传动轮支架,传动轮支架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安装底板上,安装底板的顶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传动转轴,每个传动转轴的顶端均穿过传动轮支架的顶面且其端面上设置有传动轮,每个传动转轴的顶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传动轮锁紧螺母,传动轮的外圈均设有传动轮外圈,位于传动轮支架内部的主动轴上设置有小齿轮,每个位于传动轮支架内部的传动轮上均设置有大齿轮,两个大齿轮齿数相同,小齿轮分别与两个大齿轮啮合连接,传动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的底端传动连接,安装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导轨,每个导轨的两端均通过加固螺栓固定在安装底板上,传动轮支架底部四个支撑腿的底端均设置有滑轨,滑轨设置在导轨上,传动轮支架一侧的安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内部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板,推板与传动轮支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轮与固定轮转轴之间设有固定轮轴承,固定轮转轴的底端与固定轮支架焊接固定,固定轮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固定轮能够沿固定轮转轴进行转动,且固定轮的数量根据传动轮需要可以设置多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个传动转轴与传动轮之间均设置有键槽,键体安装在键槽的内部,通过键体阻止传动转轴与传动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传动转轴能够驱动传动轮转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个传动转轴的两端与传动轮支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大齿轮轴承,每个主动轴与传动轮支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小齿轮轴承,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主动轴转动,使得主动轴上的小齿轮转动,由于小齿轮分别与两个大齿轮啮合连接,使得两个传动转轴发生转动,实现能量的传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藏红花素配伍雷公藤甲素在制备内服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面部提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