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1351.6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山;李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保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喻颖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 资源 即时 转账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任务页面获取金融资源的转账信息,所述转账信息包括接收用户标识、发送用户标识和金融资源的额度;基于所述发送用户标识和所述金融资源的额度生成入账信息;基于所述入账信息和所述接收用户标识生成转账任务;基于所述转账任务异步调用第三方平台的预设功能以向所述接收用户进行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本公开涉及的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点对点的实时到账的体验,建立筹款用户对金融服务平台的信任,从而提高任务转发量、筹款额度、提升金融服务公司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协作任务是指需要多人参与完成的任务,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这个媒介为协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信息和平台,提供了各种的协作任务供用户进行处理,用户在处理之后按劳分配,得到其相应的酬劳或者积分。协作任务的思想已经深入的各个领域中,在金融领域中,存在一种协作任务:资源筹集任务,资源筹集任务可由需要该资源的需求者建立,通过金融平台的审核,然后进行发布。
在金融平台中的各个用户均可作为该协作任务的处理人,参与到该任务处理中来。由于资源筹集任务和其他协作任务都不是用户对用户直接完成的,需要有一个公共的授信平台参与。资源筹集任务或其他协作任务的发起用户必须登录该平台,从页面上提交个人银行信息、关系证明、身份证号、短信验证之后,等待后台客服审核,经过几轮客服审核通过后,用户再次登录凭条,从页面申请提现,再次经过若干轮的审核后才能打款,至少需要1-2天时间才能到账,流程复杂、耗时长。还需要发起用户能用手机熟练上网,并能准确填写银行信息、提供身份证等等,对用户的手机使用熟练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造成后台人员的工作量巨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点对点的实时到账的体验,建立筹款用户对金融服务平台的信任,从而提高任务转发量、筹款额度、提升金融服务公司的满意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方法,可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基于任务页面获取金融资源的转账信息,所述转账信息包括接收用户标识、发送用户标识和金融资源的额度;基于所述发送用户标识和所述金融资源的额度生成入账信息;基于所述入账信息和所述接收用户标识生成转账任务;基于所述转账任务异步调用第三方平台的预设功能以向所述接收用户进行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
可选地,基于任务页面获取金融资源的转账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来自所述接收用户的任务申请;基于所述任务申请获取来自所述接收用户的操作授权;基于所述任务申请和所述操作授权生成任务页面;将所述任务页面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基于所述转账任务异步调用第三方平台的预设功能以向所述接收用户进行金融资源的即时转账之后,还包括:获取来自所述第三方平台的对账信息;基于所述对账信息在本平台内进行平账操作。
可选地,基于所述任务申请和所述操作授权生成任务页面,包括:对所述任务申请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生成所述业务页面。
可选地,基于所述入账信息和所述接收用户标识成转账任务,包括:基于所述入账信息获取金融资源的额度和对账标识;基于所述接收用户标识和所述操作授权获取所述接收用户的在所述第三方平台上的标识;基于所述金融资源的额度和对账标识、所述第三方平台上的标识生成所述转账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保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保信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