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1292.2 | 申请日: | 2021-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范宇皓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建设 预制 保养 喷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预制梁进出的开口,壳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有水箱,水箱上侧设置有喷洒机构,喷洒机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输送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喷洒机构,利用设置在上下左右四侧的雾化喷头同时对预制梁进行喷淋,可以实现对预制梁全面有效的喷水降温,避免产生喷水不全面的问题,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利用传送带可以实现预制梁的自动进出,并使预制梁得到全面有效的喷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对两侧活动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装置能完成对不同类型预制梁的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梁是一种在混凝土构件厂或施工工地现场支模、搅拌、浇筑而成,待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运输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的混凝土梁构件。预制梁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过梁,预制混凝土桥梁等预制混凝土桥梁大部分是预应力构件。因为采用预制构件可以节省施工时间,且预制构件成型较好,所以预制梁被广泛的用于目前的土木建设,现有的预制梁在浇注完成后,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为了避免预制梁高温裂变,预制梁需要经常进行喷淋养护。
目前,在对预制梁进行喷淋养护的过程中,会用到一种喷雾装置,而现有的喷雾装置都是排布在预制梁两侧的喷头,且这些喷头都是固定设置的,因此在对预制梁进行喷雾处理时,容易出现预制梁局部喷淋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木建设用预制梁保养喷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预制梁进出的开口,所述壳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侧设置有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输送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水箱内侧顶部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侧底部螺栓连接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侧设置有与支撑框固定连接的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一水泵输出端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上侧设置有与支撑框固定连接的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前后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导水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前后两端外侧均滑动连接设置有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与设置在第二喷淋管上侧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喷淋板位于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之间部分内侧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导水管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橡胶管,所述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和喷淋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栓连接设置在支撑框内侧顶端的电机,所述电机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支撑框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喷淋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喷淋板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设置在支撑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外侧设置有与水箱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侧螺栓连接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通过吸水管与集水池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与螺栓连接设置在净化箱内侧的滤箱连接,所述滤箱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壳体一端与净化箱之间卡接设置有若干滤框,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有蛇形弯管,所述蛇形弯管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水箱底端连接,所述蛇形弯管内侧设置有活性炭颗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框前后两端左右两侧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壳体固定连接,相邻一侧所述支撑框相对一端内侧均设置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活动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设置在固定框内侧的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调节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