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壳智能储罐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1118.8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刘海水;卢召红;王尊策;李东刚;郭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7/02 | 分类号: | E04H7/02;E02D31/14;E02D27/3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久 土层 lng 复合 智能 施工 方法 | ||
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壳智能储罐及施工方法。包括监控系统、储罐复合壁以及地基处理系统;储罐复合壁包括外壁、内壁及中间夹层;内壁由若干个含镍9%的四边形拱形钢板拼接组成;中间夹层为相变混凝土,外壁由若干个四边形拱形玻璃钢板拼接组成;监控系统包括光纤网,光纤网与储罐复合壁的内壁用铆钉连接;监控系统的光纤网与内壁之间用铆钉固定,监控系统的光纤网外接有数据线用于将信息传递至工作房;地基处理系统包括插于地基土中的热棒,热棒采用深埋的方式插入所述地基土中;所述热棒为含碳素的无缝钢管,热棒的热量传递方式为由地下向地上单向传播。所述储罐及施工方法可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止储罐出现冻胀和融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化天然气储运领域中的储罐,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壁储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缺口很大,同时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而液化天然气这一能源,以高热能、低污染、易存储、易运输以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契合大众的需求,迅速占领能源市场,未来将可能代替石油、煤,成为第一大能源。自从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以来,对海外天然气的进口依赖程度增加,因此在我国沿海地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LNG储罐。LNG储罐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被推广使用,但是这种储罐在寒区的应用却受到了很大限制。目前中俄天然气工程正在兴起,因此在寒区建立一定数量的LNG储罐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国家极力倡导绿色生态环境建立,永久冻土生态环境要求尽可能避免或减小对原状冻土的破坏。寒区地下LNG储罐周围土壤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容易发生冻胀现象、融沉,对罐体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建立寒区地下下LNG储罐,减小生态环境破坏,有效避免冻胀、融沉现象,是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壳智能储罐及施工方法,本种储罐建立在永久冻土层下解决了土体冻胀、融沉对储罐结构的影响;采用复合罐壁用于解决储罐结构稳定性差问题;设有施工入口进行地下施工减小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用相变混凝土起到了维持储罐内部温度稳定的目的;内壁附有光纤网对储罐各个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储罐破损位置并对其进行修复的目的;土体周围采用热棒,达到了在运行工作时保护生态环境且保护储罐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壳智能储罐,包括地下施工结构,所述地下施工整体采用椭球形结构,在储罐周围设有工作房及施工入口,施工入口到工作房之间用楼梯连接;其独特之处在于:
所述智能储罐还包括监控系统、储罐复合壁以及地基处理系统;
所述储罐复合壁包括外壁、内壁及中间夹层;所述储罐复合壁的内壁由若干个含镍9%的四边形拱形钢板拼接组成;所述储罐复合壁的中间夹层为相变混凝土,所述相变混凝土在内外壁之间进行打压浇筑密实;所述储罐复合壁的外壁由若干个四边形拱形玻璃钢板拼接组成;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光纤网,光纤网与储罐复合壁的内壁用铆钉连接;所述监控系统的光纤网格最大尺寸为200mmx200mm,监控系统的光纤网与内壁之间用铆钉固定,监控系统的光纤网外接有数据线用于将信息传递至工作房;
所述地基处理系统包括插于地基土中的热棒,热棒采用深埋的方式插入所述地基土中;所述热棒为含碳素的无缝钢管,热棒的热量传递方式为由地下向地上单向传播,用于维持土体周围温度恒定。
寒区永久冻土层下LNG复合壳智能储罐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地下空间,选择好场地后设立大小为2mx2m的施工入口,入口直接深入到冻土层下,在冻土层下建立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主要包含LNG储罐、工作房及施工入口,工作厂房与施工入口间设有楼梯,地下空间大小根据所需整体空间大小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