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30468.2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6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0 | 分类号: | G09G3/30;G06V40/13;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陈莎莎 |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像素 电路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 ||
1.一种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感应单元和读取单元;
所述光敏感应单元与复位信号端、参考电压端和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端输出复位脉冲信号,所述复位脉冲信号包括交替的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所述光敏感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电平对所述读取节点进行复位后,响应所述第二电平将所述光敏感应单元根据光信号转换的电信号耦合至所述读取节点;以及,所述参考电压端用于为所述光敏感单元提供固定参考电压,所述固定参考电压的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平的压值且小于所述第二电平的压值;
所述读取单元与所述读取节点和读取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读取节点的信号转换为检测信号,且响应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的控制而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包括:光敏元件和充放电电容;
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参考电压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包括:光敏元件和充放电电容;
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元件为光电二极管,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端为阴极,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二端为阳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单元包括源跟随器和读取模块,所述源跟随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源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读取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源跟随器用于将所述读取节点的信号转换为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读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读取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的控制而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跟随器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读取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读取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至少一个者为IGZO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包括:光敏元件和充放电电容;
所述充放电电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IGZO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其中,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中之一者与所述有源层同层设置。
9.一种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式像素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依次经过的复位阶段和读取阶段;
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复位脉冲信号输出第一电平,所述光敏感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电平对所述读取节点进行复位;
在所述读取阶段,所述复位脉冲信号输出第二电平,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响应所述第二电平将所述光敏感应单元根据光信号转换的电信号耦合至所述读取节点,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读取节点的信号转换为检测信号,且响应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的控制而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阶段,还包括: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读取节点复位时的信号转换为复位检测信号,且响应所述读取控制信号端的控制而输出所述复位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4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