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0431.X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超;陈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诺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5/10 | 分类号: | C09D5/10;C09D16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纳米 防锈 颜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防锈颜料由聚四氟乙烯、高分子纳米材料、超细防锈颜料和纳米氧化锌组成,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20:5-10:30-40:6-10,按上述原料配比将聚四氟乙烯经过220度高温融化成液体在搅拌罐内搅拌,保持温度在220度,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低速搅拌,持续搅拌10分钟后,再加入高分子纳米材料继续搅拌10分钟,再加超细防锈颜料和纳米氧化锌,高速搅拌,彻底把材料溶解,冷却成型,在由三辊机压成片状,先经过粉碎机打成粉状,在由高强度粉碎机粉碎成纳米粉状,检查粉体的粒径,粒径要≤15微米,本发明具有防腐性增强,对大气无污染,对身体无害,又能提供长期的防腐功效,是一种环保型多功能的防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颜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
背景技术
在目前一些桥梁,管道,储罐,海洋设施的防腐保护,主要是靠防腐涂料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的防腐涂料主要是靠油漆的厚度来增加它的防腐性能,所以一般涂装的油漆较多,才能到达所需要的厚度,最少的厚度也有几百微米,高的可以达到几毫米,这样不仅造成油漆很大的浪费,而且施工困难,又污染环境,同时防腐的效果又达不到要求,只能短时间起到防腐作用,长时间钢铁的腐蚀很厉害。
迄今为止,国内的防锈颜料有磷酸锌,磷酸铝,锌粉,石墨烯、防腐涂料里面主要靠添加这些防锈颜料来起到保护钢制底材的作用,但是磷酸锌和磷酸铝只能起到短期的防护作用,长期的防护效果就比较差了。因高锌富锌底漆中的锌粉含量比较大,锌粉的排列定向不好,在油漆成膜后表面有很多的间隙,这样的产品在做耐盐雾试验,盐雾中的水汽会通过这间隙而渗透进去,从而雾气会从里到外渗出。这样板的表面效果会产生气泡,达不到较好的效果。低锌底漆因锌粉的含量比较少,而在添加一些代替锌粉的防锈材料比如磷铁粉、钛铁粉。这样会降低涂料的成本,因为原材料的特性不一样,油漆的排列变不均匀,油漆的致密性更差,这样的产品在做盐雾的试验时,雾气会从整个板面渗入。这样产品的表面很快会出现生锈、气泡的现象,也达不到好的效果。石墨烯因为颜色比较单一,制成的防腐涂料耐盐雾性能好,但是耐强酸强碱性能就比较差。
目前,有关方面通过对权威部门显示的数据进行计算,桥梁,管道,储罐,海洋设施的防腐保护有效和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表面涂装防腐涂料来保护,但是防腐涂料的防腐性能比较单一,要起到好的效果要多到涂装,涂装的厚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是这就造成了涂料的使用量非常多,损耗也非常大,对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也危害到人体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该防锈颜料具有防腐性增强,对大气无污染,对身体无害,又能提供长期的防腐功效,是一种环保型多功能的防锈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防锈颜料由聚四氟乙烯、高分子纳米材料、超细防锈颜料和纳米氧化锌组成,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20:5-10:30-40:6-1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高分子纳米材料采用纳米陶瓷微粉、纳米氧化钛、纳米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超细防锈颜料为铁粉和磷粉混合物,铁粉和磷粉重量比为7:3。
本发明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的制备方法是:以聚四氟乙烯、高分子纳米材料、超细防锈颜料和纳米氧化锌为原料,按如下步骤制备氟改性纳米防锈颜料:
首先按上述原料配比将聚四氟乙烯经过220度高温融化成液体在搅拌罐内搅拌,保持温度在220度,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低速搅拌,持续搅拌10分钟后,再加入高分子纳米材料继续搅拌10分钟,再加超细防锈颜料和纳米氧化锌,高速搅拌,彻底把材料溶解,冷却成型,在由三辊机压成片状,先经过粉碎机打成粉状,在由高强度粉碎机粉碎成纳米粉状,检查粉体的粒径,粒径要≤15微米,再有超细振动筛过滤,包装,入库。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诺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诺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