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499.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楣;何展荣;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4 | 分类号: | B66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梯 | ||
一种安全电梯,涉及电梯领域,所述轿厢内部设有驱动所述轿厢门朝向所述厅门方向垂直打开的驱动机构,所述轿厢门伸出至所述厅门中形成对所述轿厢门的卡持作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壁的曲柄摇杆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上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轿厢门顶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匹配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滑槽远离所述曲柄摇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连接,所述滑块由所述曲柄摇杆组件驱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避免发生电梯溜梯情况,减少乘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技术不断完善,安全乘坐电梯越发受到乘客的关注,乘客对电梯的安全性以及电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电梯数量与日俱增,电梯老化及现场保养不良,电梯隐患重重。电梯开门后,乘客进出电梯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梯发生制动力不足导致溜梯的情况,造成乘客被夹在电梯口,且乘客死亡事故多数是由于电梯开门时的意外移动故障导致。现有的电梯一旦发生溜梯,都难以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确保轿厢在门区的意外移动距离的相关规定,无法避免因电梯开门时的意外移动造成乘客夹伤的情况,因此配备防止轿厢门区意外移动功能是电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中,电梯每天的平层及开关门动作极为频繁,而保证电梯平层的安全可靠性,防止电梯意外溜梯造成人员伤亡,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电梯平层时,仅有主机抱闸制动,而现有的一些电梯平层锁定装置,依赖电梯的控制系统控制电磁开关,进而带动锁定机构动作,其可靠性不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开门溜梯的问题,可认为是一种“不可控制的移动”一旦出现,目前还没有中止的对策和手段,另一方面现有的轿门的打开方式在乘客通过出入口时若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时,乘客在出入电梯过程中易被电梯轿门夹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坐电梯时,偶发的电梯溜梯的情况有可能会使乘客被夹,造成乘客夹伤的情况,同时现有的轿门的打开方式在乘客通过出入口时若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时,乘客在出入电梯过程中易被电梯轿门夹伤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电梯,包括轿厢,设置于轿厢侧部的与厅门对应的轿厢门,所述轿厢内部设有驱动所述轿厢门朝向所述厅门方向垂直打开的驱动机构,所述轿厢门伸出至所述厅门中形成对所述轿厢门的卡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壁的曲柄摇杆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上的滑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上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轿厢门顶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匹配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滑槽远离所述曲柄摇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连接,所述滑块由所述曲柄摇杆组件驱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摇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轿厢侧壁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轿厢侧壁,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上铰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内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曲柄另一端与摇杆一端铰接,所述摇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T型槽,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摇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T型槽相连通的开槽,所述摇杆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滑块对应设置为T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门靠近轿厢门门壁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滑轴,所述轿厢门的顶壁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滑轴滑动连接的第一伸出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厅门顶壁与所述第一伸出槽相对应的第二伸出槽,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轿厢门绕所述滑轴转动,所述滑轴转动的同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轿厢门沿所述第一伸出槽往第二伸缩槽方向移动,从而所述轿厢门伸出所述厅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