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404.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敏;李同;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导光体,具有随着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变小的楔形状,包括第一入射面、由第一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出射面及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与第一出射面相交;第二导光体,包括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该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相交,所述第二入射面可接收来自第一出射面的光线并从第二出射面射出;第一发光体,沿着所述第一导光体的第一入射面侧设置。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面光源装置;设置于第二出射面侧的液晶面板。本发明通过在一导光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楔形入光头,可以实现高亮度准直且透明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显示装置中,与人们的生活相关性越来越密切。液晶显示器,由于自身无法发光,需要配置可以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其中,在一切特殊的使用场景如车载显示,不需要很大的视角却要求很高的亮度,产生了准直背光模组的需求。
目前的准直背光,一般使用楔形板加棱镜膜的方式,利用楔形板出光分布由楔角决定来进行均匀性的调整。楔形板出光具有一致性,棱镜膜起到偏折作用和一定的准直作用。例如,美国专利US8403,550B2公开了一种背光结构,使用这种结构进行准直背光的设计想要使光线在整个楔形板上均匀分布的出射,对楔角的精度要求很高,并且使用楔形板进行均匀性调整会牺牲效率,调整空间有限。另外由于楔角和出光的要求,尺寸越大盒厚越厚,并且背面设置反射,非透明背光,不能适用于多种场景。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背光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楔角要求高、不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实施例中,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
第一导光体,具有随着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变小的楔形状,包括第一入射面、由第一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出射面及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与第一出射面相交;
第二导光体,包括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该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相交,所述第二入射面可接收来自第一出射面的光线并从第二出射面射出;
第一发光体,沿着所述第一导光体的第一入射面侧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中,所述第二导光体还包括第三入射面,第二入射面和第三入射面由第二出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
装置还包括:
第三导光体,第三导光体具有随着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变小的楔形状,包括第四入射面、由第四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三出射面及第三反射面,该第三反射面与第三出射面相交,所述第三入射面可接收来自第三出射面的光线并从第二出射面射出;
第二发光体,沿着所述第三导光体的第四入射面侧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中,所述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的夹角为锐角,和/或
所述第三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中,所述第二入射面贴近所述第一出射面设置,且光线从第一出射面进入第二入射面后不会改变前进方向,和/或
所述第三入射面贴近所述第三出射面设置,且光线从第三出射面进入第三入射面后不会改变前进方向。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第一出射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和/或
所述第三反射面与第三出射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