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399.3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阳;何开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归耘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23K10/18;A23K10/30;A23K20/153;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混养 龙虾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养区域建设、虾苗投放、养殖管理三个步骤,在水稻种植期养殖,提供龙虾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虾苗的投放密度,和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龙虾饲料进行合理配比进行喂养,采用特定的孵化营养液,能给予虾苗较高的营养成分,助于虾苗成长,使得虾苗中具有高含量的虾青素,从而提高小龙虾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但是目前养殖的小龙虾虾青素含量低,易于感染,成活率低,肌肉含量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养区域建设:选择水源充足的养殖稻田,四周设采食区1.0-1.5米宽,高度与田埂相平,采食区四周开沟,沟深30~60cm,宽度40~80cm,稻田池对角处安排进排水管;
S2、虾苗投放: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体长2~5cm的虾苗,投放密度为800~1200只/m3,投放前先将虾苗至于孵化培养剂中培养1~3h;
S3、养殖管理:投放虾苗3~8天后,投放龙虾饲料,所述龙虾饲料由玉米粉20-30份、高粱粉3-26份、稻谷粉12-25份、花生粉4~6份、酵母粉1~3份、藻粉1~6份、VC磷酸酯2~8份、鱼肝油1~6份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孵化培养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茶皂素、荷叶碱。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孵化培养剂为重量份1:1~3:1~7:0.5~3的丁基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茶皂素、荷叶碱。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孵化温度为20~26℃。
进一步的,所述S3中龙虾饲料由玉米粉20-30份、高粱粉18份、稻谷粉20份、花生粉5份、酵母粉2份、藻粉2份、VC磷酸酯6份、鱼肝油5份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龙虾饲料投放量为龙虾体重的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经种养区域建设、虾苗投放、养殖管理步骤,在水稻种植期养殖龙虾,建设种养区域,提供龙虾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控制虾苗的投放密度,和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龙虾饲料进行合理配比进行喂养,采用特定的孵化营养液,能给予虾苗较高的营养成分,助于虾苗成长,使得虾苗中具有高含量的虾青素,从而提高小龙虾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养区域建设:选择水源充足的养殖稻田,四周设采食区1.0-1.5米宽,高度与田埂相平,采食区四周开沟,沟深50cm,宽度60cm,稻田池对角处安排进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归耘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归耘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