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外三维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29307.1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伟;朱富伟;刘宸希;何炳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1S17/89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钱莉;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雷达 室外 三维 同步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外三维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激光雷达获取周围环境的完整点云数据;
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离群点,并进行地面分割,提取地面点集合;
分别从地面点集合和非地面点集合中提取边缘特征点和平面特征点;
利用提取到的边缘特征点和平面特征点,通过点到边线和点到平面的扫描匹配,建立相邻两次扫描之间点云数据的关联,完成运动估计;
将提取到的边缘特征点和平面特征点匹配到周围的点云图中,进一步优化位姿变换;
利用回环检测算法减少累积漂移误差,实现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所述利用回环检测算法减少累积漂移误差,实现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具体为:
首先对当前扫描的轨迹点进行邻域搜索,当有轨迹点出现在其邻域范围内,比较当前扫描与历史扫描的几何形状和强度特征,完成回环检测,当检测到回环时,对其进行优化,实现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
所述利用回环检测算法减少累积漂移误差,实现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首先,对当前扫描的轨迹点进行邻域搜索,根据公式(7)判断是否有历史轨迹点在其δr范围内:
式中,(xi,yi,zi)T为当前轨迹点的坐标,(xj,yj,zj)T为历史轨迹点的坐标,δr为距离阈值;
步骤S62:当检测到有轨迹点在其δr范围内时,比较当前扫描和历史扫描的几何形状和强度特征;
步骤S63:用ξ表示强度读数,则点a表示为[xa,ya,za,ξa]T,转换为极坐标为:
步骤S64:将极坐标沿方位角和径向方向均等的分成Ns个扇区和Nr个环,对点云进行分段;则扇区的圆心角为环之间的径向间隙为其中,Lmax为激光雷达扫描的最大有效扫描半径;将第i环和第j扇区重叠的段内点集记为Pij,则Pij为:
式中,其中,N表示Nr或Ns;遍历整帧点云PL;
步骤S65:对于每个分段,应用编码函数来减少强度维度:
若Pij为空集,则ξij为0;最终将强度几何特征Θ表示为Nr×Ns矩阵为:
步骤S66:引入一种有效的二进制运算几何重识别以实现快速索引;给定Θ,其在局部坐标上的几何分布可以表示为二进制矩阵Ω:
对于查询强度几何特征Θq,候选强度几何特征Θc,及其对应的二进制矩阵Ωq,Ωc,几何相似度为:
式中,|Ωq|代表Ωq中元素的个数,XOR(Ωq,Ωc)是指两个矩阵之间逐元素异或运算后的元素之和;Ω的列向量表示方位角方向,则将视角变化看作是Ω的列偏移;加入视角变化后的几何相似度计算为:
式中,是Ωq的第i列移位;同时,根据公式(14)确定最匹配的用于校正视角变化;设定阈值δo过滤掉不匹配的对;
步骤S67:对于查询强度几何特征Θq和候选强度几何特征Θc,通过比较对应列之间的余弦距离,计算强度相似度:
式中,vj是Θ的第j列;由公式(14)确定了视角变化k,则加入视角变化后的强度相似度计算为:
式中,表示Θq的第k列移位;
设定阈值δi过滤掉不匹配的对,完成回环检测;
步骤S68:当检测到回环时,利用GTSAM进行优化,完成全局位姿优化和全局地图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基于工具化的高效智慧信息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