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226.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卢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地下 厂房 岩壁 吊车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和BIM信息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法,解决传统采用二维平面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A、通过结构计算确定设计参数;B、输出三维设计需要的数据;C、建立参数化驱动的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D、对建立的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进行分类管理;E、定制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信息并加载;F、对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标注;G、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并完成工程量统计;H、进行可视化三维技术交底与数字化移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和BIM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其中,Building代表的是BIM的行业属性和业务需求;Information是BIM的核心与灵魂,为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各参与方的建设活动和协同工作提供各种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功能信息、造价信息等;Modeling是BIM的信息创建与存储形式,模型具有三维、数字化和面向对象的特征。
近年来,BIM技术逐步在工程建设领域普及推广,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个性化强、建筑物规模大、结构布置复杂、非标构件多、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产业链条长等特点,水利水电行业的BIM研究与应用仍存在诸多难点。
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包括开挖、支护、混凝土结构配筋等,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存在计算成果数据与结构设计数据无法联动,结构的几何、位置、材料、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要求等信息只能通过CAD二维图纸表达,且需人工输入,材料明细及工程量统计需人工计算且不精准,无法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及数字化移交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法,解决传统采用二维平面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结构计算确定设计参数;
B、输出三维设计需要的数据;
C、建立参数化驱动的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
D、对建立的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进行分类管理;
E、定制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信息并加载;
F、对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标注;
G、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并完成工程量统计;
H、进行可视化三维技术交底与数字化移交。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A中,所述通过结构计算确定设计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基于VC开发的可视化结构计算程序,对岩壁吊车梁进行荷载计算、抗滑稳定验算、锚杆截面面积计算、锚杆锚固长度计算和结构配筋计算,确定结构体型参数、锚杆参数、配筋参数等。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A还包括:
若判断计算满足要求,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调整设计参数直至计算满足要求。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中,所述输出三维设计需要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步骤A中计算的成果数据输出成岩壁吊车梁三维设计需要的数据格式。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C中,所述建立参数化驱动的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采用CATIA三维设计软件和RebarSmart钢筋数字化设计工具,建立岩壁吊车梁三维模型,该模型与计算结果数据文件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